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科院研究顯示:腫瘤影像學特徵可用於預測肝癌患者生存期

中科院研究顯示:腫瘤影像學特徵可用於預測肝癌患者生存期

中科院研究顯示:腫瘤影像學特徵可用於預測肝癌患者生存期

圖片來源:16sucai

本文轉載自「新華社」,原標題:研究顯示:影像學特徵可用於預測肝癌患者生存期。

新興的腫瘤影像基因組學,是腫瘤研究領域的一門交叉學科。它綜合了醫學影像無創、價廉、可重複的特點,以及分子技術直接探索發病根源的優勢,將兩者結合,研究那些可以識別或診斷腫瘤的影像標記物,在分子生物學層面有何科學解釋,從而指導腫瘤的評估和治療。

此次研究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介入診療課題組與上海大學、美國維克森林大學、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合作,選取在中國尤為高發的肝癌為對象,開展了歷時兩年的腫瘤影像基因組學研究。

高欣介紹,此次研究的樣本,來自美國癌症基因圖譜資料庫中,371例肝細胞癌患者的基因表達數據和總生存期資料,及其中38例患者的增強CT數據。通過對影像組學特徵的提取,以及對基因表達數據、病患總生存期的分析,科研人員發現,有兩個影像學表徵,與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長短關聯密切。其一,按腫瘤活性由弱到強將腫瘤影像區域劃分為壞死區、過渡區、活躍區,過渡區體積佔比越大,患者生存期越長;其二,活躍區中標誌肝臟柔軟度的紋理特徵值越高,生存期越長。

「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找到了一種新方法,將腫瘤影像與分子機制建立聯繫,從而讓臨床診療和評估能有既直觀又科學的依據。這個方法還可以拓展應用到其他疾病研究上,我們後續也將擴大樣本,開展腦膠質瘤的相關研究。」高欣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刊發在放射學領域國際期刊《醫學與生物學物理》上。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國內PD-1/PD-L1抗體競爭格局:57項臨床試驗、7000名癌症患者
致敬科學先知,共晤創新前沿!金唯智生物醫藥創新論壇圓滿舉行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