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女子腹痛貧血,告訴醫生有很多男友,確診腫瘤後放棄治療!
29歲的鄧某因為腹痛貧血到醫院就診,通過各項檢查,醫生明確診斷——宮頸癌。
29歲,不及人生的三分之一,就罹患了這種惡性腫瘤,鄧某是非常不幸的,她情緒崩潰,難以接受,事實上,任何一名被確診為癌症的患者,這種心理也非常正常。
醫生要做的,除了積極的心理撫慰,還需要患者儘快走出陰霾,配合醫生,繼續下面的治療。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它被稱為紅顏殺手,著名影星梅艷芳即因宮頸癌去世,讓無數喜歡她的人扼腕嘆息,一項新的調查研究發現,近10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不降反生,一方面,這與HPV疫苗未廣泛普及有關,另一方面,新的研究也發現,年輕患者的宮頸癌發病率也在不斷提高,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鄧某的疑問也是很多人的疑問,為何宮頸癌偏偏找上自己?
到目前為止,醫學界普遍認為宮頸癌的發生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HPV),吸煙,免疫,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其中高危型HPV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正因如此,國家在花大力氣引進HPV疫苗,目的就是預防高危型HPV的感染。
高危型HPV16和18是導致宮頸癌最常見的兩種類型,90%以上的宮頸癌切除標本可以發現這兩種類型的HPV,目前的HPV疫苗,也主要是針對這兩個類型。
但對於29歲的鄧某來說,她從未接種過HPV疫苗,但通過詢問病史,醫生髮現了更為重要的因素,鄧某告訴醫生自己出生在單親家庭,因為成長之路缺少關愛,所以特別叛逆。
16歲的時候她就輟學,開始步入社會,也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
因為特殊的環境,使得鄧某的人際網非常複雜,認識她的人都說,她身邊的男朋友隔三差五就會換一個,醫學界經常使用的一個名字叫潔身自好,這是因為,多個伴侶不僅容易罹患各種性傳播疾病,還更容易感染高危型HPV,這可能是導致鄧某年紀輕輕就罹患宮頸癌的重要因素。
從高危型HPV感染到宮頸癌,其實也有一個過程,它的中間過程是子宮頸上皮內瘤變,這是宮頸癌的癌前疾病,但遺憾的是,因為缺少明顯的癥狀,所以很容易被忽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就可能轉變為宮頸癌,從而引起腹痛,異常流血,異常排液,貧血,消瘦等表現。
確診宮頸癌是不幸的,但29歲的鄧某情緒低沉,她無法想像未來的樣子,甚至決定放棄治療,萌生了輕生的念頭,好在經過心理醫生的開導,鄧某的情緒逐漸好轉,之後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了手術治療,接下來,還要進行輔助化療。
醫生說,鄧某的宮頸癌屬於中期,並沒有發生明顯的遠處轉移,所以它的治療意義還是很大的,當然,醫生也不能保證以後的情況。


※你知道嗎?這些現象表明你貧血了!一定要多吃這些食物
※貧血吃什麼補血最快,這樣補血效果更理想!
TAG: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