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作能力退化 「寫作與溝通」將成清華新生必修課

寫作能力退化 「寫作與溝通」將成清華新生必修課

(原標題:語病不斷、缺少邏輯……大學生寫作短板亟須補齊)

從今年9月開始,無論是學電子工程,還是環境科學,所有清華大學本科新生的課程表上都將增添一門共同的必修課——「寫作與溝通」。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近日宣布,將在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由該校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和歷史系教授、教務處處長彭剛共同擔任課程負責人。作為該校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的具體舉措之一,該課程計划到2020年,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并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

正致力於構建「雙一流」的清華為何要將寫作課作為新生必修課?在具體開設過程中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1語病不斷、缺少邏輯、不會總結……大學生寫作能力退化

「寫作與溝通」,緣何成為清華所有本科新生的必修課?

「我們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領導者,而寫作、溝通、表達能力正是領導者的必備素質之一。」彭剛告訴記者,「『寫作與溝通』課程定位為非文學寫作,偏向於邏輯性寫作或說理寫作,以期通過高挑戰度的小班訓練,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有業內專家認為,此舉不僅是對2017年年底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對清華「學生思辨與交流表達能力需要提升」的回應,也是對當今人才培養的一種反思。

近年來,「大學生寫作能力差」的報道頻現。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無法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論文缺少邏輯」「寫論文就是他人論文觀點的拼湊」「總是有很多病句」「不會總結」等讓不少學生表示「一寫論文就發愁」。

劉霞是一位知名媒體的編輯。最近幾年,她發現,即便是國內名校新聞專業出身的實習生,「寫作功底也越來越差了」:「采寫的稿件經常邏輯不清、層次不分,甚至還經常出現語病、錯字,一看就是基本功訓練沒有到位。」

河北師範大學的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前不久參加一個比賽,要求寫一篇千字作文,但我寫完第一段就寫不下去了。相比於高中,現在的寫作水平退化太嚴重了。」

「高考作文與寫作能力關係不大。高考作文都是有套路的,提前背好、記好就可以了。所以很多同學儘管高考分數不低,但真要歸納、總結一些東西,就不容易了。」山西某高校學生劉瑜說。

而由於缺少論文寫作相關的指導課程,有很多老師也不得不降低對學術論文的要求:只求格式嚴謹規範,內容方面卻不甚嚴格。這也埋下了不少隱患。

此前,一篇詞不達意、隨便堆砌的博士論文,讓作為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檢評審專家的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直接在網上「開炮」:「論文里有這樣一個標題『綜合近年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來分析這《拆彈部隊》和《阿凡達》兩部作品代表性的強的電影以及奧斯卡對數字時代電影攝影的審美傾向』。這是我迄今見到的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的雷人標題。此標題不但奇長無比,而且語病多多。可以看出,學生和導師都極不認真,極不負責。」

2高校寫作教育有待加強

與不少大學生令人擔憂的寫作能力相比,眾多大學的培養計劃里,開設「寫作與溝通」類似課程的卻是寥寥無幾。學生們的焦慮,似乎也只出現在需要寫論文、交總結等「特定時間」。

「我都多大了,還要上語文課?」記者隨機採訪了十幾位大學生,他們均表示其所在高校並沒有類似課程開設,自己在大學階段也沒有接受過類似訓練。

北京某高校學生宋丹陽告訴記者,儘管其所在高校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大學生應用寫作」課程,教授各種寫作規範和寫作方法:「但同學們基本不聽,就隨便混個學分。」

寫作的意義和價值,被大大低估。

「為什麼寫作重要?因為它是通過邏輯思維構思布局、組織思想,通過搜集證據取捨素材,通過準確的語言加以表達,並通過提煉觀點展示結論。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寫作過程,而是一種思想和論據的組織過程。」這讓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有些著急,「幾年前我拜訪一位朋友。他直言現在的學生有很多優點,比如『分析能力很強』,但一份兩三頁的會議總結或紀要都寫不好。而這正是很多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

此前,北京大學教授盧曉東表示,大學生寫作能力差的一個原因在於中小學階段的寫作教育沒跟上:「在整個中小學階段的語文設置上,我們對語法、字詞的正確性方面要求非常高,比如字聲要發音很准,寫字的筆畫不能出錯,成語的解釋只能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是對寫作的要求卻並不高。」

「還需要重新反思大學階段的母語教育。」上海某高校教師林楓指出,當前,大多數高校不僅沒有開設寫作必修課程,甚至原有的和母語教育相關的「大學語文」課程也日益邊緣化:「再加上這門課程大多被定位為『文學素養課』,缺乏對基本寫作能力的訓練,對學生寫作能力、思辨能力的提升作用並不大。」

與之相比,在國外不少名校,寫作課早已成為其教育體系的關鍵內容。

一項針對900多所美國高校的調查顯示,96%的四年制高校開設了大一寫作項目。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寫作課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有些文科專業的學生甚至被要求連上三學期寫作課,課程要求也比較嚴苛。

「美國高校的寫作中心於20世紀30年代興起,目的是為來自不同學科領域和處於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提供寫作方面的指導與反饋,尤其關注規範學生的學術論文寫作。」方略研究院研究員刁若塵表示,「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學習者的『主體寫作過程』,往往以課堂寫作任務為依託,採取多種多樣、有針對性的輔導模式。反觀內地大學的寫作教學,大多還停留在教師批改作文的階段,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幫助十分有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墜落的奧數天才」:別再用「天才」兩個字來為難我了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