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NASA送「冰櫃」到國際空間站,創造全宇宙最低溫度

NASA送「冰櫃」到國際空間站,創造全宇宙最低溫度

原標題:NASA送「冰櫃」到國際空間站,創造全宇宙最低溫度


(原標題:NASA Is Launching a Box of Lasers to Make the Coldest Spot In the Universe)


網易科技訊 5月22日消息,5月21日,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一項實驗中,科學家將製造超低溫度狀況,從而聚焦研究原子奇特的量子特徵。


「冷原子實驗室(CAL)」是一個冰櫃大小的物理研究裝置,是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建造設計的,它將使用國際空間站的激光和磁鐵降溫原子云,使其達到超冷溫度條件,或者儘可能達到最低溫度。


5月20日,實驗物資發送至國際空間站,將進行一系列科學實驗,其中包括「冷原子實驗室」。美國宇航局介紹稱,研究人員在沒有任何宇航員協助下,能夠遠程操控「冷原子實驗室」,每天操作時間可達6.5個小時。


這些超冷原子云被冷卻逼近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達到「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狀態(BECs)」,該原子云包含的原子溫度非常低,移動速度非常緩慢。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原子能夠自由進化發展,BECs狀態演化速度較快,無法使觀測人員在瞬間內進行觀察分析,因此科學家幾乎沒有機會研究它們的量子特性。

然而,在微重力環境下的國際空間站,情況則不同,在沒有地球引力的情況下,這些原子比其它任何地方都移動得慢,在一個類似「冰櫃」的隔間里使用激光和磁鐵。激光將減緩原子移動,降溫到「比絕對零度高100億分之一度的溫度」。


美國宇航局資料顯示,通過使用CAL實驗室研究原子的量子行為,物理學家能夠更好地理解原子在極端低溫下的表現,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物理學領域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當原子冷卻之後,CAL實驗室將自動裝載它們到弱磁捕集裝置中,然後研究人員進行研究分析。美國宇航局工作人員表示,當這些原子被固定之後,研究小組能夠觀察它們不同的量子態和交互性。在這樣極端低溫條件下,研究人員可以對量子特性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狀態」觀察至多10秒時間。雖然這一時間聽起來很短暫,但是與地球上的觀察時間相比要長很多。


噴氣推進實驗室CAL項目科學家羅伯特·湯普遜(Robert Thompson)在聲明中稱,研究超低溫狀態下的原子,有助於我們對物質和引力基本性質的理解認識。同時,利用CAL實驗,將加深我們對引力和暗物質的理解。據悉,CAL實驗是從2012年開始,結束時間是2020年。(卡麥拉)

本文來自網易科技報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三星:市場證明 VR 無法得到消費者青睞,未來將押注 MR
鎚子科技吳德周確認:堅果3手機即將面世 邀請函風格依舊簡潔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