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關羽成名前不如意,常做一件事讓他臉紅了,卻成了他的標誌
關羽成名前,因為看不慣橫行鄉里的地痞,伸出了援手,導致打死了地痞,由於鄉親們感念他的好,就放了離去,並且無人報官,所以官府得以逃脫,但是身逢亂世,雖然得自由身,卻亡命天涯,本來就不善言談的他,再加上十分講義氣,熟讀春秋的關羽做起賣棗子的生意,讓他生活並不如意。
關羽從小就了解棗子,所以除了棗子也不會別的營生,他每天需要到棗農家去自己打棗子,因為這樣的話進貨的價格會優惠很多,而且可以選一些優質的棗子,在冬天的時候,製作成棗干賣也能賣好價錢。由於關羽好武,每次打棗的時候,他發現也可以練武,就要求自己打棗的時候,必須用特製的大鐵棍來打,需要打在棗子上方的小枝,才能將棗子完整打下來,而且不破壞樹木,長久下來,一根50多斤的鐵棒被他單手舞的虎虎生風,而且極為精準,有時候棗農請他來打棗,甚至都不要棗子錢了。
關羽四處漂泊,每到一處城鎮就找到集市,擺攤賣棗子,但是關羽寡言,而且手持一根大棍,買棗子的都是顫顫巍巍的來詢問,成交量自然就低了,但是好在關羽講義氣,從不短斤少兩,差不多的情況總會多給買家一些,慢慢的他出沒的幾個城鎮對他熟絡起來,生意也就好點了,可是關羽總是多給,這樣也實在賺不到多少錢。
關羽很多時候都不能填飽肚子,有的時候非常無奈,可是一頓不吃對這位大漢來說真是要了命了,於是他為了填飽肚子,就吃自己的棗子和棗農給的棗子,再配上一杯濁酒,生活也算愜意。不過十多年這樣的生活下來,關羽發現自己的臉倒是越來越紅了,這應該是經常吃棗子充饑的緣故吧,不過關羽也不放在心上,他反倒覺得這樣挺好看的,於是買了一身綠衣服,自言自語道:「吾以棗為食,打扮為棗樹一般,以此報恩。」這也算關羽的聊以自慰吧。
心懷大志的落魄關羽,雖然生活無憂,但是心中很是焦慮,一心想要報效朝廷,但是苦於沒有門路,所以也難免會有長吁短嘆的時候,長期有仇,鬍鬚長的特別快,關羽也樂於照顧的自己鬍子,收拾的柔順美麗。
這天關羽來到了涿郡,正在和往常一樣賣棗,突然發現一個豬肉攤位竟然不賣豬肉給百姓,還出言譏諷,這讓關羽心中的怒火一下升了起來,全然忘了自己為何會落魄至此了,他抬起身子,像肉攤子走了過去,一把抓起了店小二,這一抓,他自己都沒想到,會改變他的人生軌跡,而關公的紅臉長須,也成了他標誌之一。


※野史:白起坑殺降兵400000人,內心很痛苦,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TAG:阿柴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