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鵲橋」號中繼星成功發射,為下半年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路

「鵲橋」號中繼星成功發射,為下半年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路

5 月 21 日凌晨 5 時 28 分,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在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衛星由火箭送入近地點約 200 公里、遠地點約 40 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由此為中國登陸月球背面來了一個開門紅。

世界首次用中繼星實現地球與月球背面通信

首先咱先來解釋一下,為啥需要用中繼星實現地球與月球背面通信?這是因為月球受潮汐鎖定,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所以人們在地球上是無法見到它的背面的。

這時候由於月球體的阻擋,嫦娥四號未來登陸月球背面之後就無法收到來自地球的信號,當然也沒辦法傳輸信號回地球。於是,中繼星就是傳遞信號的「信使」。

就搭了一座「鵲橋」,建立了要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與地面測控網路的聯繫,幫助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中繼衛星「鵲橋」會發射到位於地球、月球延長線上的地月拉格朗日 L2 點,讓月球處於地球和中繼衛星之間。

這個點簡直就是黃金位置,既能讓「鵲橋」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

利用中繼星在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間傳遞信號是世界範圍內的首例,中國首創。中繼星「鵲橋」也擔任了很多個首次。

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也是第一顆在地月L2平動點上採用 Halo 軌道的衛星。

什麼叫做 Halo 軌道呢? Halo 軌道的中文名叫做「暈軌道」,這個「暈」字借自日暈和月暈。

該軌道形狀是非共面的三維非規則曲線,不同於地球衛星的橢圓軌道,軌道控制非常複雜。「鵲橋」會在這裡完成在軌測試。

最牛的是中繼衛星「鵲橋」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所以可以完全實現自主控制,這為中繼衛星「鵲橋」的成功發射以及未來的待命做出了保障。

中繼衛星「鵲橋」上的有一個配置也相當牛,它就是 4.2 米口徑的高增益傘狀拋物面天線,這是人類深空探測任務史上最大口徑的通信天線,由五院西安分院研製。

有了這個通信天線,中繼星便可以實現對地、對月、對日和對慣性空間任意目標指向與跟蹤的三軸穩定控制,實現著陸器、巡視器與地面站之間的測控與數據傳輸。

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鵲橋」先去月球探路去了,為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做準備。「鵲橋」重 448 公斤,壽命在 3 年之內。

「鵲橋」是嫦娥四號任務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今年下半年發射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組合體軟著陸到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通過中繼星與地球進行中繼通信。

如果嫦娥四號成功著陸,那麼中國就成為世界上首個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的國家,且第一個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通過中繼星傳輸信號的國家。

未來,「鵲橋」還有可能為我國及其他國家的深空探測提供服務。有了這座「橋」,至少可以節省 45.5 萬公里的太空通信距離,我們的深空探測也將進入新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Punk 的精彩文章:

官方最新聲明,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中不存在密室
Facebook秘密計劃通過衛星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馬斯克危險了

TAG:TechP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