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賺錢養家,男人傳宗接代,你怕不怕?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213
最近的自媒體實在非常熱鬧了。
情感博主ayawawa居然用抗日戰爭時期慰安婦比男人更容易存活來解釋女性的性別優勢。
該說她出位博眼球還是自身思想水平真的有限呢?
派爺一時之間竟然做不出一個選擇。
網友更是直接點名想看ayawawa和咪蒙邪教互撕。
李銀河老師也通過問答直指ayawawa是「偽女權」。
口口聲聲倡導女人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其實不過是搖尾乞憐迎合男權社會。
派爺今天要介紹的這部影片,也剛好和兩性關係有關——
女性怒刷存在感的今天,我們所謂的「男權社會」,真的存在嗎?
《男人要自愛》
Je ne suis pas un homme facile (2018)
其實按照互聯網風氣,男權這個詞已經逐漸模糊了——
作妖受寵的都是女生,哄人服從的都是男生。
就連自認為思想開化如派爺。
也覺得現代社會雖然對女性還有諸多不公,但大部分城市人口已經能夠自發地尊重女性。
但看完這部影片,才再一次意識到男權的根深蒂固和我們的習以為常。
男主達米安原本是一位花花公子,擅長調戲各路女性。
職場、情場都如魚得水。
但某天一覺醒來,他突然生活在了女人主宰的世界。
從前的一切全被顛覆,男女地位和功能全部調轉。
女人穿西裝,拼事業。
男人穿熱褲,帶孩子。
女人可以招妓享受服務,男人溫柔配合。
酒吧夜店裡女人才是常客,被觀賞的則是男人。
女人們可以不必塗脂抹粉。
但男人們必須精緻性感騷浪賤,為了保持魅力付出努力。
男主做夢都想不到:
自己身為巴黎炮王,卻在前戲時被對方嫌疑胸毛太惡。
因為這個世界裡,女性不用刮掉自己的腋毛、腿毛、手毛。
但男性必須全方位徹底除毛,連眉毛都必須修剪整齊。
更誇張的是——
男性需要隨時穿戴整齊,但女性卻可以袒胸露乳敞開穿襯衣。
甚至不穿上衣晨跑_(:з)∠)_
其實這種反轉套路並不算新奇。
2016年馬來西亞就曾經出過一部神劇——《美麗新世界》。
什麼是美麗新世界呢?
就是女性賺錢養家,可以三妻四妾、打罵老公且隨便離婚。
而男性不配工作,離婚就視為被拋棄無法保障生活。
唯一的任務就是遵守三從四德,負責傳宗接代。
設定比較極端獵奇。
《男人要自愛》比較巧妙的地方在於,它沒有任何誇大的成分。
派爺以上列舉的各種,有哪一項是不符合當代社會的現狀的嗎?
但奇怪的是,性別一旦調轉,原本正常的行為我們就是覺得奇怪。
不僅是男性,恐怕連大部分女性,都會覺得片中這樣的社會「不合理」。
不自知的不平等,其實才是最可怕的。
影片中,女性的職業通常都是店長、總裁、律師等等。
但男性則是秘書、護士、清潔工。
職業當然不分高低貴賤。
但這樣一對比,就能很突然地感受到當代職場的性別環境。
其他細節也變得令人反感起來——
女主向達米安炫耀自己的跑車和腹肌。
當然是想讓達米安對自己產生崇拜的情緒,產生性衝動;
女人們會隨意打量男生的背部、胸部和屁股,並展開熱烈討論。
用身材和外貌的管理來評判優劣。
這不正是當下的女性們正在經歷的嗎?
相比男性,她們需要面對更多的外貌上的恥辱感。
派爺可以長胖邋遢不修邊幅,但寶寶們卻可能要因此承受過多指責。
最有意思的一幕——
達米安和人一夜情。
體位:女上男下。
對方一臉陶醉,達米安一臉無辜。
女人一邊激情用力,一邊還問達米安「感覺得到嗎?」
然後自己一副欲仙欲死的表情結束了戰鬥。
達米安一臉懵逼:「喂,我們還沒結束啊你太過分了!」
結果對方已經睡死過去。
是不是肥腸寫實了?
想必達米安終於感受到自己從前的炮王稱號多麼浪得虛名了吧。
最讓人心驚的是,是達米安一路的轉變。
剛來到這個世界,他是一個堅定的男權主義者。
卻被人反駁「少跟我來那套男性主義的長篇大論。」
後來他為了能夠工作,放棄了自己的體毛,這是生活所迫。
再後來,他甚至不自覺地開始關注自己的屁股夠不夠翹。
大環境如此,個人的力量很快就被消磨。
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男權世界。
一位女性反問達米安:
「你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受到了歧視呢?
難道就是因為有人幫你拿酒,有人誇你性感?」
潛台詞:這樣不好嗎?
其實這個問題所說的核心,就是ayawawa所說的女性優勢。
但這真的是優勢嗎?
或許這確實是一種優勢,但也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的麻痹。
女性很多時候,都在自我物化。
在社會背景的影響下:
很多女性其實內心也會認為自己是柔弱的,需要被無條件照顧的。
也由此才誕生了所謂的「偽女權」、「女權婊」、和「直女癌」。
她們要求的不是真正的尊重,而且企圖用自己的劣勢來獲利。
當我們在倡導女權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會錯把一點寵愛當成了權力而沾沾自喜呢?
另一方面,我們可能對性別存在某種誤解。
女主家的清潔工曾經對達米安這樣形容女主寫的書:
「強而有力,一看就是男人寫的。」
這個形容本身沒有錯,但放在極端環境中你就會聽出它刺耳的部分。
派爺不是說形容一個人很man、或是很女人在任何語境下都是不尊重人的。
也不是說女性必須和男性在個性處事、社會功能等方面完全調轉才算平權。
性別特徵和區分肯定是有的,女性不可能完全男性化。
但性別特權社會,最大的誤區其實就是定義性別。
男人該如何如何,女人必須這樣那樣。
影片給的是完全相反的極端環境,裡面的女性獲得了應有的權力。
但那樣的社會也並不是絕對正確的。
片子的意義並不是給出一個行為範本。
而是用這樣的反諷巧思來提醒我們——
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
要求的太多還是擁有的太少,心裡不能沒點兒譜。
|空巢青年|
一個zan=【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這部BBC高分「紀錄片」,這次被拍成了泥石流!
※深夜爆頭、當街手撕小三,他拍出了最不堪的中國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