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多少中國男人,活在虛幻的男權世界裡

有多少中國男人,活在虛幻的男權世界裡

GIF

-1-

重慶姑娘小琳就職於一家網路公司,是個事業心很強的女孩。不僅熱愛工作,業績也一直很好,月收入過萬。

一年多前,小琳通過相親認識了同城的小許。交往了一年多,就把結婚提上了日程。

見家長,男友父母表現得很滿意。以為過了家長這關的小琳還沒來得及高興,就收到男友的微信,說父母希望小琳能把工作辭了,結婚生了孩子就在家裡照顧孩子,做全職太太。

小琳拒絕了。始終談不攏,男友丟下一句話:結婚是兩家人的事,我也是尊重父母的意見。你不辭職,那就別結婚了。

在小琳看來,自己和男友收入都過萬,在重慶能過很小資的生活,為什麼自己要辭去工作,靠男友一人的收入養活一家人?畢竟當收入從兩萬變成一萬,孩子、車貸、房貸,壓力可想而知。

雖然男友父母說可以補貼,但「拿人手軟」,而且當一個只在家做家務、帶孩子的全職太太,小琳也難以接受,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在小許看來,讓小琳辭職就是為了多點時間照顧孩子,照顧家庭。

同樣收入過萬,男性居然理所當然地認為應該女性放棄工作,回家照顧孩子。

沒有協商,只是高高在上發出通知:你必須辭去工作,回家照顧家庭和孩子。

不同意?那就別結婚了。

不管是什麼原因,有一點毋庸置疑,這位男生一點都不尊重小琳,既不認為她的工作有價值,還理所當然地認為她就應該接受這種不平等的待遇。

不結婚?那就不結好了。有的是新生代男生欣賞這樣能幹又獨立的姑娘。

-2-

北京中山公園的相親角,有個女孩的徵婚信息這樣寫:

「尋不到1米6的、無獨立住房的、月入2800以下的、大我一輪的……」

可這個女孩9歲英語過四級,曾赴海外留學,現在高校任職。父親說,「不寫這些條件的話,沒有人要她」,「後悔將她培養得這麼優秀」。

曾經有個網友吐槽,自己比男友收入高,男友要求自己辭掉工作或者換個收入低的工作。

《東京女子圖鑑》里說男人喜歡:

「沒有夢想,沒有理想,只是天真爛漫地支持他的夢想的女人。」

曾經男人高高在上,將女人視為附庸,夫為妻綱。哪怕今時今日,女性不止是頂半邊天,在某些領域早已超越大部分男人。

但「男要比女強」還始終被某些男人視為金科玉律,要掙得比女人多,社會地位更高。

爭上游沒有錯,可為了維護自己那點可憐的自尊心,不能讓老婆比自己強;競爭不過女性就拿潛規則說事,就實在有點自欺欺人了。

-3-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男性一直佔據大部分優勢資源,我們一直處於男權社會。

但事實上,佔據資源的的確是男性,但只是少數男性。所謂男權社會只是少數人站在金字塔頂端,大多數男性一直生活在社會的底層。

就像《使女的故事》中說的一樣:女性被分門別類地分為各種等級和職業,即使看似優越的大主教夫人也被剝奪了工作和財產,成為男人的附庸。

但在那個世界裡:

男人也同樣是受害者。一些男人比女人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儘管有些男人特權在握,如當權的大主教、充當秘密警察角色的「眼目」等,但大多數男人行為受到嚴格限制,在性的問題上更是嚴厲苛刻,要立下戰功才有望得到婚姻,否則不得成婚。

我國封建社會也是,權力始終掌握在極少數人或家族手裡,其他的人都處於被剝削的狀態。

女人不能外出,不能工作,養家的重擔都放在男人身上。所以男權社會下,女性活得悲慘,大多數男人也很悲催。

他們看似佔據了優勢,打老婆成慣性,逼著老婆生兒子,自己不做家務,不帶孩子。可是這樣的人同樣也要付出代價:娶親不容易,孩子不和自己親,沒人關心自己。

到了現代社會,男性過得依然不輕鬆。他們要被迫著出人頭地,爭取功名。

想娶老婆,彩禮、買房。

讓妻子喪偶式育兒,只是得到了跟自己姓的孩子,但親情就別想了。

想打老婆,法律管著呢。只有沒本事的男人才打老婆,不顧家的男人在職場也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所謂的男權社會,其實是大多數男人疲於奔命。

如果一個男人在家裡想通過壓迫妻子得到暫時的自尊,必將連僅存的一點溫暖也失去。

所以你看,男權對於大多數男人都是虛幻的,根本就沒存在過,卻還有很多男人沾沾自喜,在自家一畝三分地鬧騰得歡,傻不傻啊?

-4-

日本的女性結婚後大多都回歸家庭,男性多數根本不管家,由於妻子可以得到丈夫一半的退休金,於是丈夫一退休,妻子就提出了離婚。

而今,在我國,很多年輕的女性選擇了不婚不育。因為女人都不想結婚了,男人卻還想找個保姆。

當女性不需要依附於男人也能立足於社會,男性是時候收起自己的幻想,摒棄不平等的性別觀念了。

這其實也是為自己謀福利。

妻子多掙錢,家庭更富足,自己也受益;和妻子一起做家務、帶孩子,一家人才能其樂融融。

知乎有一篇高贊文章里這麼說:

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對待越多,男性承擔的不必要的責任就越重。

尊重女性選擇的自由,也是給男性爭取選擇的自由。

女權就是人權。這不是女人的事,而是每個人的事。

所以哪有什麼男權、女權,而是人權,是男女平權。

在這個兩性共存的世界,和諧相處,才能彼此相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流年芳華 的精彩文章:

TAG:我的流年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