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葯我說】專欄,逢周二推送!欄目文章均由醫院藥學部藥師撰寫。內容涵蓋各種合理用藥知識,實用、精彩!敬請關注!

「魚肝油」不是補品,補鈣有方法!

文/藥學部 關丹麗主管藥師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孩子「缺鈣」,爸媽焦慮!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寶媽們,敲黑板了!!

維生素D與鈣又有什麼關係呢?

維生素D又稱抗佝僂病維生素,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如佝僂病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明確指出:正常母乳餵養兒預防維生素D缺乏症,用量是一日0.01(400U)。其實寶寶吃的食物中,無論是母乳、奶粉、輔食,都含有足夠的鈣。之所以缺鈣是因為缺少維生素D,維生素D是促進鈣質吸收的助推器。主要作用就是通過促進鈣、磷的吸收進而調節多種生理功能。沒有足夠的維生素D,吃再多的鈣也沒有用的!

寶媽們,你了解平常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維生素AD俗稱「魚肝油」,是復方製劑,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A及D的缺乏症。如佝僂病、夜盲症及小兒手足抽搐症。「魚肝油」不就是補品嗎,但有的媽媽覺得魚肝油是維生素,多吃幾滴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或者多補幾種也是有益無害的。

「魚肝油」這麼好,但能多吃嘛?

許多媽媽只知道它的好,卻忽略了它的不好,其實維生素A或D長期攝入過量會造成積聚中毒,後果嚴重。

維生素A適用於夜盲症、乾眼病、角膜軟化症和皮膚粗糙等。維生素A過多中毒,可分為二型:

1、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可發生在小兒口服單次用量超過7.5萬?30萬U。

2、慢性中毒:長期過量服用劑量(大於10倍推薦劑量)可發生。表現為共濟失調脫髮、肝毒性、視覺障礙、皮膚瘙癢發熱、嘔吐、顱內壓增高等癥狀。

維生素D促進鈣、磷的吸收,短時間攝入過量或長時間服用大量也是可導致嚴重的中毒反應。例如高鈣血症、小兒生長發育停止等,需高度警惕的早期中毒癥狀:食慾缺乏、噁心、嘔吐、極度口渴、多尿、便秘和腹瀉交替、易煩躁等。

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AD,可產生慢性中毒。早期表現為骨關節疼痛、腫脹、皮膚瘙癢、口唇乾裂、發熱、頭痛、嘔吐、便秘、腹瀉、噁心等。

特別是嬰幼兒對大量或超量維生素A和D較敏感。一般口服維生素AD劑型分為膠丸和滴劑。維生素AD滴劑濃度小,適合小兒使用。而膠丸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相對比較高,故不適宜兒童,媽媽要懂得分辨喔!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均衡飲食來補充維生素的。天然維生素A存在於動物性食品如:動物肝臟、蛋類、奶油和魚肝油中;而存在於黃色及紅色果蔬中的胡蘿蔔素,在進入人體也可在肝中轉變為維生素A。維生素D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 如:海魚、動物肝臟、蛋黃中,植物性食物幾乎不含有維生素D。另外,維生素D還可來源於自身的合成製造,但這需要多曬太陽,接受更多的紫外線照射。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依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薦,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嬰兒,因母乳中維生素D的含量低,建議在出生後數日開始每天補充維生素D3(400IU)。但其實無論補A,補D,還是補鈣,都應該在微量元素檢查後,醫生指引下進行補充,做到缺哪樣補哪樣,不要盲目補,避免加重兒童肝、腎負擔,避免重複給葯造成中毒。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再次提醒各位寶媽,維生素AD或維生素D,這都不是「補品」,不能想吃就吃,超量多吃傷身體,遵醫囑按需吃才能保障健康。

作者簡介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關丹麗,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主要從事藥品管理和藥品調劑,擅長於老年和兒童用藥的管理,對老年、兒童用藥有較深入的研究。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覺得不錯,請點贊↓↓↓

「葯我說」寶媽們,你了解用來補鈣的「魚肝油」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實用招」自製蜜栓,改善便秘
「話腫瘤」防癌補肝腎,桑葚正當時!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