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莊子: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莊子: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主播:悠悠果

特邀:寬心

地球這麼小,亞馬遜森林的一隻蝴蝶輕輕的扇動一下翅膀,都可能會引起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你的人生怎麼會與我無關?我的人生又怎麼與你無關?這個地球,所有的人類不是休戚與共嗎?

確實如此,我們的人生從表面上看是互相影響的,但從深層的內在來看,我之所以成為我,我有特別的東西在。

一、我的快樂,你不懂

莊子和惠施是好朋友,有一天,兩人路過一條小橋,莊子看見河裡的魚游來游去,十分從容,於是說:「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好快樂啊。」

惠施問:「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

莊子回答:「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

惠施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快樂。你也不是魚,那你肯定不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說:「打住,讓我們回到話題之初。你問『你怎麼知道魚快樂?』說明你是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才問我的,我告訴你,我是在小橋上知道的。」

到底誰贏了?千百年來眾說紛紜,但顯而易見,莊子的快樂惠施不懂。當莊子說魚快樂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說,我們也可以和魚一樣快樂。

魚在水中很快樂,人在道中才快樂,惠施不理解莊子的道,也就不理解莊子的快樂。

推而言之,我的快樂你不懂,我的理想,我的信仰,我對生活的看法,你一定懂嗎?這些只屬於我自己,你改變不了它,就像莊子說服不了惠施,惠施也無法理解莊子。

但並不妨礙兩人是很好的朋友,你可以影響我,但接不接受在我,終究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二、我有我的生活

一隻海鳥飛到了魯國的郊外,魯國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新奇好看的鳥。魯侯懷著莫名的喜悅把它迎進了太廟,送上好酒款待,為它演奏古典樂曲,宰殺牛羊豬作為膳食。海鳥卻目光迷離,神情憂戚,不敢吃一口肉,不敢喝一口酒,結果三天就死了。

莊子說,這是用養自己的方法去養鳥,而不是用養鳥的方法去養鳥。用養鳥的方法去養鳥,就應該讓它在森林中棲息,在沙洲上漫步,在江湖上飛翔,啄食泥鰍小魚,隨著群鳥而居。

人人都是一隻海鳥,有自己獨立的個性,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當你用自己所喜歡的強加於人的時候,對於他而言不一定快樂。

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老子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以自己的飲食為甘甜,以自己的服飾為美麗,以所處的屋室為安適,以所居的風俗為快樂。

各安所安,各樂其樂,彼此欣賞就好,不要強加於人,你的生活畢竟不是我的生活。

三、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可是人與人之間還要打交道,我們應該如何來往?

子貢曾經問孔子:「有什麼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心為恕,也就是要有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大禹治水的故事傳為千古美談。他剛接受治水任務的時候,剛好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完婚。當他想到百姓被水淹的痛苦,心裡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水淹一樣難過,於是他告別新婚燕爾的妻子,帶領百姓夜以繼日的疏導洪水。為了治水,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努力,終於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大海,消除了水患。

戰國的時候,有個叫白圭的人,得意洋洋的對孟子說:「我治水的成效,勝過大禹。」

孟子毫不客氣的批評:「你錯了。大禹治水,是把水引入大海。而你治水,築壩修堤,把水引到別的國家去,倒流泛濫,為害別國的人民。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不是簡單的消極,而是心中有仁愛之心,不願意看到別人遭受自己不願意遭受的痛苦。

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道家為主幹,道家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每個人的個性,主張不要干涉別人的生活。儒家強調要有愛人之心,應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儒道結合就完美了,你的生活與我無關,我並不想干涉你的生活。但人人內在都有悲憫之心,我並不一定非要勉強你接受什麼,我可以通過做一些改善社會、改善環境的事情,使自己和他人都受益。

作者簡介:趙大山,京博國學外聘作者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轉載請註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有教養的人,運氣都不會差到哪去
古文中濃縮的10句精華,字字在理,句句受用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