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誠法師:心向內緣 輾轉增上(二)落實佛法習三學,六度圓融次第修

學誠法師:心向內緣 輾轉增上(二)落實佛法習三學,六度圓融次第修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二、落實佛法習三學,六度圓融次第修

皈依三寶後,要學習經、律、論,開發戒、定、慧。

戒就是要規範我們的行為,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佛以前,我們往往有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通過皈依三寶、學習戒律和經典,通過佛法義理的不斷熏陶、深入,我們能逐步在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以及符合佛法的行為規範,這其實就是一種聞、思、修的過程。我們內心有了很好的佛法的等流,外在表現上就會有好的行為和習慣。常常有人認為戒律是一種束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戒律不是來束縛我們的,而是讓我們的行為越來越規範。養成好的習慣,對於我們一生的幸福、事業的成功以及學習佛法的圓滿,都非常重要。如宋朝道誠法師《釋氏要覽》說:「戒:《智度論》云:梵語屍羅,秦言性善。……《優婆塞戒經》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菩薩資糧論》云:屍羅者,清涼義,離心熱惱故;安隱義,能為他世樂因故;安靜義,能建立止觀故;寂滅義,得涅槃樂因故。」(卷上)宋朝凈善法師《禪林寶訓》說:「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行無越思,思無越行,有其始而成其終,猶耕者之有畔,其過鮮(少)矣!」(卷第一)例如,開車必須遵守種種交通規則,這些交通規則不但不是束縛,反而是對司機的保護。只有按照交通規則行駛,養成良好、規範的駕駛習慣,才能保障司機的生命安全,令車輛行駛更加順暢。

進而言之,戒也是對我們生活的規劃。一天有24個小時,如果我們能規劃並落實用8個小時生活、8個小時工作、8個小時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人生就容易取得成就。但在現實中一般人卻往往做不到,經常是生活錯亂、身心疲憊。有些人每天拚命工作10個小時、12個小時、15個小時、16個小時,乃至20個小時,最後不但損害自己的身心,家庭也會發生問題。超負荷工作並非是一個好習慣。反過來,有些人一天到晚無所事事,悠哉游哉,也不是一個好習慣。有些人總想做大事,結果大事沒有找到,小事又不願意去做,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生命。還有些人認為只有在學校里讀書才是學習,畢業以後就不用再學習了。這些都是對生活、工作、學習的種種錯誤認識而導致的不良的行為習慣。

生活究竟包含哪些內容呢?生活不僅是吃飯、睡覺、穿衣,這些只是生活的一些必要步驟和外在行為。「生」,人生,人活在世上。人的生活中很重要的內容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家人、同事、朋友,等等。例如,到寺廟裡參加法會、做義工,大家同在一個佛堂里共事,在一個寮房裡休息,彼此之間如何很好地相處呢?這其實就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與人相處的能力、方法以及智慧的培養和獲得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願意跟很多人在一起,面對的人一多就覺得很厭煩。有的人只喜歡跟某些特定的人在一起,與其他人相處時就很難受。這些都是不懂得無常以及沒有與人相處的智慧與能力的表現。世間的本質是無常,人都是會不斷變化的,面對任何人,我們都應該有一顆利他的心、歡喜的心,這才是應有的相處之道。如《華嚴經》說:「諸業差別無量種,菩薩一切勤修習,隨順眾生不違意,普令心凈生歡喜。」(八十卷之第三十卷)又說:「菩薩於一切眾生,恆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佑益。」(卷第三十五)不管我們與什麼人在一起,都要能夠把佛法的智慧分享給別人,同時也能夠在相處的過程中增長我們自己的歡喜心,培養我們的功德。這就是佛法,這樣才是有智慧的生活。

工作也是如此。人活在世上只有工作才會有收入,才能養家糊口,才能活下去,工作的同時也是在利益他人。老師、工人、農民、企業家……,雖然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都是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只有眾多崗位分工合作,社會才能有效運轉。因此我們要認真工作,不管做什麼事都要一絲不苟、善始善終、盡職盡業。這就是自利利他,這就是佛法。

一天中還有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在學習世間的知識、文化的同時,也要學習出世間的知識,學習佛法。

每個人一天都是24個小時,為什麼有些人很有成就,有些人碌碌無為?為什麼有些人對佛法非常受用,對人生充滿希望,生活充滿快樂,有些人卻非常苦惱,天天皺著眉頭?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很好地規劃自己的生活。戒,就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規劃。當我們的行為、生活都得到很好的規範與規劃,我們的生命自然就能得到提升。如果不能很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的未來,內心就會對未來一片迷茫、沒有方向感。如果我們連一天的時間都規劃不好,又怎麼能夠規劃一個禮拜、一個月乃至一年的時間呢?如此則更談不上規劃我們的一生乃至無限生命了!正如清朝德玉法師在《禪林寶訓順硃》中說:「希求眼下之事而不廣大,懷存苟且之計而無恆心,所以不肯立身行事為一年之規者,豈識亘古亘今、廣大恆久、不生不死之妙道哉?」(卷第四)

戒是規範,那麼定又是什麼呢?定,不是我們眼睛閉起來,什麼事也看不到,什麼話也聽不到,什麼念頭也沒有。這只是初步階段,不是真正的「定」,真正的定是不被外在的種種境界所動搖。如果人家送你一句好話,你就飄飄然;送你一句壞話,你就暴跳如雷——這些都是無「定」的表現。「定」是內心非常清明,看到、聽到、接觸到的種種境界,內心當中都了了分明,都知道是什麼意義,不會被外在的境界所動搖和左右。如《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說:「菩薩十二行修於禪定。何等十二?燋結使行,究竟不發故;正心住行,不隨境界故;……調心行,無不知故;寂靜之行,護諸根故。」(卷上)通常,我們會有分別心,面對境界生起貪、瞋之心,起煩惱,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一想到這個東西對自己有利,就放棄佛法的修學;一想到什麼事對自己不利,就不能堅持自己的正見。所有五欲的快樂、利益,與佛法能給予我們的利益相比,都非常微不足道。但我們卻常常沉溺於追求這些蠅頭小利,把這些很小的利益誤認為是佛法的功德,內心根本沒有建立起正確的宗旨,如此則內心中不可能有定。

在一個單位或者廟裡,我們往往挑剔上面分配的工作,認為「我一定要去做某事」,如一定要洗碗、洗菜,或者一定去要掃地等等,產生種種分別心,不能很好與別人合作以及接受別人的安排。這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定的表現。如果我們內心中宗旨堅定,在單位里組織安排我們幹什麼事情我們都會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去做。這樣,將來就會有成就,就很容易得到成長。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往往喜歡貪小便宜,總是不老實,不能腳踏實地去做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宗旨一直在動搖,做一件事情虎頭蛇尾、草草了事。如此怎能成長?怎能成就事業?如清朝胡珽居士《凈土聖賢錄續編》說:「勇猛一時,懈弛一時,是謂人而無恆。譬如雞之抱卵,必其息息不離於卵,俾熱氣相續,方能生育。若今日抱之,明日去之,未有能生者也。」(卷第二)這些都是沒有定力的表現。一切菩薩行、所有的菩提願,都要有定力才能得以實現。「定」就是遵照佛法的標準,持之以恆地行持,不為外在五欲(粗者財、色、名、食、睡;細者色、聲、香、味、觸)、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順境、逆境所動搖。

明白了戒和定,那麼「慧」又是什麼意思呢?慧就是判斷力。如《成唯識論》說:「云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卷第五)如果一個人對什麼事情都認識模糊,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態度和意見,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些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智慧是內心非常清明,看事情非常清楚、準確,毫不含糊,非常有序。很多事做不好、話說不清楚,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思維和見解很模糊。人的行為都是由思想決定的。思維不清晰語言就不清晰,行動也就不清明。那思維為什麼會不清晰呢?因為內心有煩惱,患得患失。例如總是擔心「話說出後別人會怎麼看我」,於是就一直隱瞞自己的觀點,不敢說。這將導致人越來越愚痴。有些人則不同,他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有什麼說什麼,說話、做事都很清晰、篤定。這樣,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都願意去找他幫忙,都很信任他。因為這樣的人,如果他會的話就會說會,不會就說不會;自己有能力就幫別人;自己能力不夠時就會想辦法再找別人幫忙。這樣的人,就是內心有智慧的人,是對大家有用的人。反之,一個內心糊塗的人,大家遇到事情就不會去找他,這樣他對大家就沒有價值。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都是能夠很容易就看得到的。

倘若我們有了很好的習慣,並能夠持之以恆地堅持,自然而然就能產生智慧,遇到事情就知道該怎麼去做。這就是戒、定、慧,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體現和體會的。

從大乘道而言,戒、定、慧可開演為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度,是渡口;度,是過程。江河湖海都有碼頭、渡口,六度亦復如是,它就是六個能度過生死大海的渡口。隨個人善根福德因緣,從任何一個渡口上船,堅持前行,都能攝修萬法,渡越大海。如《攝大乘論釋》(無著菩薩撰論,世親菩薩撰釋)說:「論曰:以能到彼岸故,是故通稱波羅蜜。……世尊或以施名說諸波羅蜜,或以戒名,或以忍名,或以精進名,或以定名,或以般若名,說諸波羅蜜。釋曰:五波羅蜜入一波羅蜜攝,一波羅蜜中則具有六,但以施等一名說之。論曰:如來以何意作如此說?於諸波羅蜜修行方便中,一切餘波羅蜜皆聚集助成故,此即如來說意。釋曰:若菩薩於一一波羅蜜修加行,餘波羅蜜皆助成此一。」又說:「云何說六波羅蜜如此次第?前前波羅蜜隨順次生後後波羅蜜故。複次,前前波羅蜜由後後波羅蜜所清凈故。」(卷第九)

如此,我們從哪個碼頭上船、我們的船已經行駛到什麼地方以及怎麼到彼岸都非常重要。即我們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是在用什麼法、修什麼心,現在處於什麼位置,學習的境界如何,自己有多大受用……等等,都要非常清楚。對自己的狀態非常清楚,就不會造成學佛法很多年卻仍不了解自己到底學得怎麼樣的情況。

佛法中的每一個法相,每一個道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對照、體驗和落實的。佛法不是只談玄說妙,不是僅是一套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不切合實際的概念和理論,而是可以徹底落實到我們生活中的。它能夠與我們的根器、程度、環境相結合,來告知、要求並幫助我們從不同的碼頭上船,直至彼岸。

如《靈峰宗論》說:「學問之道,貴下學上達,所以如來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圖圓頓之名,無力飲河,詎能吞海?」(卷第二之一)「答大佛頂經二十二問:問:既獲法身,復請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豈法身有差別漸次耶?答:法身無差別,差別不離法身;修行無漸次,漸次依於修行。如虛空無遠近,遠近不離虛空;奮飛無漸次,漸次依於奮飛。阿難悟心,即悟無差別性,猶如太虛;所請修行,即是圓行,猶如奮飛。由奮飛遠近,得論漸次差別。若只許無漸次、無差別義,則是以性廢修,昧『即而常六』(六即: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之旨。且既無差別,亦無無差別可得;無漸次,亦無非漸次可得,如無遠近,亦無虛空。六義既昧,『即』亦不成。須達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從始至終,皆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圓家之漸,即漸是圓,非漸圓可比也。……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卷第三之三)「溈山云:此宗難得其妙,切須仔細用心,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此之謂也!豈似後世講士,妄計積功累行,不明平等法性。又豈似今時狂禪,妄計即心即佛,不知差別義門者耶?」(卷第五之二)

《大智度論》中說:「問曰:何以名次第?答曰:以須菩提意:『若一切法無所有,初發心菩薩於是空法中,云何能漸次第學?』以是故說次第。諸法雖空難解,次第行得力故,能得成就。譬如緣梯,從一初桄漸上,上處雖高雖難,亦能得至。次第行者,四種行六波羅蜜,如經中說。『自行檀,教人行檀,贊檀功德,歡喜贊行檀』者,善拔慳貪根,深愛檀波羅蜜,慈悲於眾生,通達諸法實相,以此因緣故,能四種行檀波羅蜜。……是名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先粗後細,先易後難,漸漸習學,名為次第。餘五波羅蜜亦應隨義分別,諸法性雖無所有,而隨世諦行為破顛倒故。複次念佛等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是初次第行,以易行易得故。問曰:六念中亦言『不以色念佛』,云何言易?答曰:有法共行,故名為易。譬如服苦藥,以蜜下之則易。六念義如初品中廣說。六波羅蜜、六念等,柔軟易行,不生邪見,是菩薩次第學法。」(卷第八十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佛陀在世時 是一個人神共存的世界嗎?
佛教怎麼看待神通?鬼神附體不是佛門神通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