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急診醫生父親突發心衰,醫生說:我最擅長救人,但這次束手無策!

急診醫生父親突發心衰,醫生說:我最擅長救人,但這次束手無策!

凌晨,兒子十分緊張地給我打電話:爸爸,你趕緊回家來,爺爺很不好!

接到電話我很震驚。印象中,父親在同齡人中是很健康的。

等我急匆匆地跑回家後,看到父親渾身蒼白、氣喘吁吁的模樣,真把我嚇壞了。因為多年從醫的直覺告訴我:父親快不行了。

那一刻,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我最擅長救人,但這一次我束手無策

出於職業習慣,我想立即搶救瀕危的父親。

但因為對父親的病情一無所知,家中也沒有任何可以急救的藥物,我空有一身醫術,卻不知該從何下手……

那一刻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抱住父親,讓他靠在我身上,因為父親一旦躺下,可能就是天人永隔。

慌亂之中,我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將危重的父親帶往自己工作多年的醫院。

看著父親憔悴的模樣,我心中抱有一絲僥倖,萬一父親只是哮喘呢,等查明過敏源,父親就無恙了吧。

但是,到達醫院後,父親的檢查結果卻顯示:心衰特別嚴重,隨時有生命危險。

這是令我完全不敢也不願意相信的事。平日里身體健朗的父親,怎麼突然就心衰了?

不行,再複查,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然而,一系列的複查並沒有帶來預期中的結果。我這才意識到,父親真的命懸一線。

父親怎麼就心衰了?作為醫生的我,為什麼沒有察覺到父親的不適?他到底能不能挺過來?

自責、絕望、無助、惶恐……種種情緒一涌而上。

摸著父親冰涼的手,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

面對手術,我頭一次犯了難

可是,工作並不允許我悲傷太久,病人們還需要我。

出於對患者和職業的尊重,我深知自己目前的情緒已無法為我的患者給出較為專業的診斷。

無奈之下,只能請求在家休息的醫生到我的門診幫忙。因為我得抽出更多時間照顧父親,病人們也應該得到更好的診療。

這時,其他醫生來給急診科病人做心臟彩超。我彷彿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請求她給父親查看病情。

結果顯示,父親的心臟瓣膜出了問題,這是導致心衰的根源。

我最不希望的事情發生了。

我開始給各大醫院的同學們持續不斷地打電話,詢問相關病情的診治方案,希望他們能給父親一線生機。

同事和領導們也不斷給予建議,我好像又看到了希望。

父親危在旦夕,手術成為了唯一的拯救辦法,但是手術也有極高風險。「做手術,病人可能會無法從手術台上下來;不做手術,病人就沒有生存的機會」,這句醫生經常對患者說的話,竟然發生在了我的身上。

猶豫從來都不是我該有的情緒,面對手術,我頭一次犯了難。

但是,好在有科室主任和其他同事給了我做手術的勇氣。

在等待父親手術的過程中,我的腦子又變成一片空白。

作為一名醫生,我竟然開始相信「聽天由命」四個字。但這也是那時候,我唯一能做的事。

萬幸的是,在各位專家的救治下,手術比較順利,父親的生命得到了延續。雖然後續還需要繁瑣的治療,但對我而言,這已是莫大的好消息。

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當了一回特殊的家屬,我開始重新審視「醫生」這個職業。

對於身為「家屬」的我而言,這是何其不幸;但對於身為「醫生」的我來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幸運」。

生命不易。我們不僅要珍惜當下擁有的幸福時光和陪在我們身邊的親人,同時還要學會信任:專業的事情,只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我們才能有機會挽回更多事情。

因為歷經,才能共鳴。以前,在診治病重患者的時候,總以為我能對家屬的痛苦感同身受。但這次之後才發現,以前體會到的不過萬分之一。

我希望患者家屬對我們也能有更多的了解,了解到我們也會是個普通家屬,也會跟他們一樣在親人生死面前一度崩潰,彼此之間能更好地換位思考。

醫生與家屬換位思考,醫生能懂其所痛;家屬與醫生換位思考,家屬能懂其對生命的全力以赴。

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吧,無論是醫生對於患者,還是患者對於醫生。我們肩負使命向前,力求將一個個在人生道路上插隊的人及時拉回,如果能採取更加合理、更和諧的方式,讓家屬得到慰藉、讓病患得到重生,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①健康時報、健康時報網《當父親突然心衰 急診醫生做了什麼》(作者: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楊軍)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魯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社 的精彩文章:

道地品質阿膠長啥樣?怎麼吃?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國醫大師研究了一輩子糖尿病,終於找到了最有用的「控糖三寶」!

TAG:健康時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