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解析:文憑到底重不重要

深度解析:文憑到底重不重要

昨天妹妹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她馬上就要畢業找工作了,可是內心比較慌張。

我問她慌張什麼?她告訴我:「姐姐,現在競爭這麼激烈,我聽說好多用人單位都傾向於招手985,211學校畢業的學生。我是個二本學歷,擔心找不到好的工作。」

的確,現在有不少用人單位招聘,在招聘要求欄里明確寫著:「要求985,211畢業學生。」

這就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探討:文憑有那麼重要嗎?

觀念1:重要

宋姐是我認識的一個hr,我曾經問她:「對於一個毫無經驗的應屆生來說,什麼最讓你更重?」

她跟我著重強調:「學歷,一定是學歷。」

宋姐跟我說了她招聘新人的過程中,察覺的現象。她的老闆就是一個沒有學歷的人,但是通過能力把公司做到了一定的規模。因為自身白手起家打拚的經歷,老闆告訴宋姐說:「小宋啊,不要光招聘些高學歷的新人進來,不要有學歷歧視。你看我,就是沒有學歷,但是依舊做到了現在的位置。在我們公司,我希望給那些沒有學歷,但是有夢想想上進的人一些機會。」

宋姐最開始聽了老闆的經歷,招了幾個沒有學歷的年輕人進來,可是,他們的工作能力卻十分讓宋姐失望。

「你是不知道這幫孩子,簡直太讓我生氣了。本來公司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磨練,可是他們呢?口頭上喊著努力,私底下卻心不在焉,交代的工作不好好完成。稍微說幾句還鬧暴脾氣。十個人里只有一個真的好好上進努力學的。我就想不明白了,他們都沒有學歷了,怎麼就不知道比別人更加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呢?」公司主管對宋姐抱怨說。

而對於那些正兒八經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主管的態度就不一樣了:「還是正兒八經大學畢業的學生好啊,上學時期就知道努力,出來工作了,依舊懂得努力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的道理。雖然也有不求上進的,但是,比起那些沒有學歷的,他們的求學態度,要強太多了。」

宋姐跟我說,後來他們公司就只招高學歷的新人了。

對於為什麼喜歡招這類新人,她給了我些說服力較強的答案:

「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我認為學歷就是能力最好的驗證了,畢竟這個新人能夠憑藉學歷能力戰勝眾多同齡人,進入不錯的大學。」

「同時,在不錯的大學裡,師資力量好,好的老師更會教導學生,開闊學生的眼界。」

觀念2:一點兒都不重要

不少人可能會提出反駁:「學歷哪裡有這麼重要?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學歷,但是憑藉自己的努力,走到人生高度啊。」

是的,學歷雖然重要,但並不是那麼重要。馬雲曾經說過,他招聘員工不看學歷。這點絕對不是說說而已。誰都不會想到,在阿里巴巴創始之初,任職前台的童文紅,竟會是現在阿里巴巴的首席人力官,以及菜鳥網路董事長。

比起高學歷人士,馬雲更加喜歡有學歷有衝勁的年輕人。

而且不得不說,學習和工作,有時候是兩回事,有些人天生不喜歡校園,天生喜歡闖蕩和實踐。

我的朋友小白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當年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可是覺得在學校過的沒有意思,就退學離開了學校。為這他還和爸媽吵了一架。

初入社會的時候,別人問他:「為什麼退學?」

他說:「我不喜歡學校安逸的氛圍。」

別人笑他年輕氣盛,笑他想法成熟,他也吃過不少苦頭,窮的時候當過傳菜員,做過燒烤師傅。但是現在,他在一家規模很大的互聯網公司任職CEO一職。而他的手下,有畢業於清華北大的,但是目前並沒有人超越他。

他和宋姐的觀點完全不同,他說:「上學和工作真的是兩回事。」

(1)學習是單打獨鬥,而工作是團結合作。

上學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悶頭學習,可以不用跟外界溝通,但是出來工作就會發現,有時候一個人是完不成一件事的,必須學習團結合作。

所以,溝通交流的能力顯得非常重要。有些學生,太過於專註於個人學習了,不懂得溝通交流。

(2)書本是死板教育,工作講的是活學活用和創新。

上學的時候,除了作文,幾乎我們所有的考試題目,都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

這道數學題的答案一定是等於1。

語文書上的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只能是一個。

這就是應試教育的死板之處。

但是工作不是這樣,存在太大的變數了。

前五六年,紙媒還是不少人眼中艷羨的職業,現在,不少紙媒垮了,新媒體行業開始興盛起來。不少看懂先機的紙媒人選擇轉行。

網路購物沒有出現前,實體店是我們的購物首選。現在,實體店的老闆也開起了網店,從思考「如何線下拉客戶」發展為「如何線上拉客戶」。

時代更替迅速,不允許我們停留在原地。學習死知識是不行的,工作講究的是活學活用和創新。

綜合性論證!hr看文憑時,到底在看什麼?

說了這些,可能有些讀者覺得我自相矛盾了:那麼到底文憑重不重要呢?

其實,文憑是可有可無的。當一個人進入社會後,取決於他是否能夠成功的,無非是以下幾點:

(1)學習能力

一個人想要成長,就要不間斷的去學習。這點從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可見一斑,巴菲特就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在他幼年時期,就開始研究各類商業知識,分析證券。

(2)抗壓能力

當問題發生後,一個人選擇如何去面對很重要。退縮則意味著一無所有,前行就算再差,也會積累到經驗。有人說成功的過程需要運氣,但是走到高處的人有幾個是真正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一絲挫折的?所以人必須具備抗壓能力。

褚時健70歲還能想到創業賣橘子,茅侃侃年紀輕輕創業失敗就選擇了斷生命,多少失敗輸給抱怨,多少成功貴在堅持。

(3)綜合能力

上學時我們強調不能偏科,工作後我們強調情商和智商都應該具備,當你再往上走的時候,判斷力,領導力,這些都是要具備的。因此,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所謂的hr在根據文憑考量一個新人是否合適招入公司的時候,本質也是圍繞這幾點展開的:hr從成績判斷新人的學習力,評估他在一個企業的成長速度;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壓力很大,能考上大學的,大都是一些心理素質高的學生,其本質離不開抗壓力;綜合的高分,更是證明了這個學生多方成績優異,不偏科,其本質是在考量新人的綜合發展能力。

社會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企業招了員工以後,會對員工有一個考察時期,那怎麼考察員工呢?好的企業考量員工的方式是:這個員工是否比較具備社會核心競爭力。

因為技巧是可以通過時間學會的,但是核心競爭力不是。所謂的核心競爭力,是指:

(1)一個員工的自我更新能力

我認識一個比較有名的導演,60多歲了,他說他想知道現在年輕人都在想什麼。為此,他時常跟年輕人聊天,還玩微博,上bilibili,好奇心爆棚。

時代是不斷進步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更新的能力,這意味著他以後能走到什麼高度。

(2)情商

當走進一個企業呆了段時間之後,我們會發現,不少容易有希望晉陞領導階層總是善於溝通的,總是能把大家擰成一股繩辦事的。

優秀的人際交往能力,更有益於一個人融入團隊,有助於團結協作。

(3)持續力

古代有笨鳥先飛的故事,還有龜兔賽跑的故事,這些故事提示人們:做事得有持續力。

有些人可能起點比別人低,但是做事情懂得堅持,這種人更容易成功。

而有些人起點高,但是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廢,就算天賦再強也十分容易失敗。

所以持續力重要。

當然,想評判一個人,短期之內是看不清楚的,需要長期去觀察了解。

所以,一個人有沒有文憑到底是不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

筆者本人也是,95年,高中文憑,但是目前已經參與策划過一些大型營銷項目了,後來轉行,從到1,開始做起了編劇。

有人過分在意起點,這位自己起點沒有別人高而不自信,但其實,很多時候起點不重要,過程和你的終點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請記住: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編劇,就算前幾十年沒過好,後幾十年,一定要為自己編寫像樣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P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UP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