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的《隆中對》雖是千古名篇,但其在戰略上有嚴重缺陷!

諸葛亮的《隆中對》雖是千古名篇,但其在戰略上有嚴重缺陷!

原標題:諸葛亮的《隆中對》雖是千古名篇,但其在戰略上有嚴重缺陷!


當年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當時諸葛亮是這樣對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的。


諸葛亮認為,自董卓在洛陽專權之後,東漢政權已形同虛設,而此時各路豪強割據一方,相互之間征戰不斷。隨後,諸葛亮列舉出了幾個他認為值得重視的割據勢力。此時曹操已經逐漸佔據北方,手中有百萬大軍,更是挾持著漢獻帝,以劉備目前的實力,對抗曹操無異於以卵擊石;而此刻東吳孫權雖然整體勢力比不上曹操,但是自孫堅開始,孫氏一族已在江東經營了三代人了,因此根基穩定,並不是劉備可以撼動的,只不過有曹操這個威脅的存在,因此孫權是可以結盟的盟友。說來說去,目前劉備能爭奪的就只有荊州與益州這兩塊領土了。


如果有一日,劉備可以一舉佔據荊州與益州,就有了與曹操和孫權抗爭的資本。等到時機成熟了,劉備就可以讓一員大將領兵,以荊州為根據地,直攻洛陽。劉備則率領荊州與益州的大軍攻打關中。這樣一來,就可以收復中原,最終光復漢室了。


而劉備聽到諸葛亮的一番分析,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後來他根據諸葛亮在隆中定下的策略,果然取得了荊州的一部分與益州,隨後他自立為漢中王,並在曹丕廢除漢獻帝後登基稱帝,建立蜀漢政權,與曹魏,東吳一起三分天下。只可惜《隆中對》的前半段沒有任何問題,但後半段一統天下這一部分並沒有實現,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隆中對》在戰略上有嚴重的缺陷。


借鑒我國古代軍事理論書本《孫子兵法》,對《隆中對》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它的戰略缺陷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


首先,《隆中對》在整體思路上就有問題。要知道率軍征戰,攻破城池最佳的方式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而《隆中對》的整體思路是「先戰而後求勝」,在這樣的思路帶領下,蜀漢後期就進入了常年的征戰過程。以當時益州的全部人口進行計算,幾乎是以七人供養一名士兵征戰,導致本就疲敝的蜀國越發艱苦,百姓苦不堪言,最終在曹魏集團派遣鄧艾偷渡陰平,出現在成都城前時,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壓死了駱駝,期盼和平的百姓讓劉禪不得不做出了投降的選擇,這才導致了蜀國的覆滅。



其次,《隆中對》在選擇起勢的位置其實並不太有利。要知道當時雖說荊州與益州容易奪取,但蜀川之地因為其地理環境,向來只能守成,而不能建國。在我國歷史上,幾乎所有在蜀川之地建立的政權都十分短命,更不用說從這裡出兵一統天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還選擇以蜀川為根據地,出兵北伐,基本上就告別了一統天下的希望。正因如此,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法成功,地理環境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諸葛亮雖然在多次帶兵出征中逐漸讓理論與實際結合,最終演練出一套讓天下人為之畏懼的帶兵征戰手段,但在《隆中對》時期,諸葛亮還沒有帶過兵,自然不了解戰場。當時他提出的分兵政策,實際上是有問題的。要知道兵法講究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但在《隆中對》裡面,諸葛亮卻讓一大將從荊州出發攻打洛陽,劉備領大軍直取漢中來謀求一統天下。諸葛亮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借鑒了劉邦當年得天下,是出秦川,劉秀中興漢室,是攻的洛陽。只不過這兩人一統天下的道路與此時的劉備不同,決不可同日而語。

雖說《隆中對》里不乏有一些戰略上的錯誤,但瑕不掩瑜,不能因為結果而對當時的情況進行批判性的分析。對於《隆中對》,大家還是持肯定態度居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甜姐說史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能成為千古一帝,最應該感激的不是他的手下,而是父親李淵
曹操的弟弟,曾擊敗袁紹,弄傷周瑜,為何晚年伐吳卻一戰潰敗?

TAG:甜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