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鏡頭解析,想做攝影師的你都了解這些鏡頭知識嗎?
通過之前的內容我們詳細了解了關於鏡頭成像的方式,也初步明白了焦距對於整個圖像的重要性!
一個優秀的攝影師一定要能熟練掌握以及駕馭住焦點!
當然了,單單對焦對的好是無法拍出一張優秀的作品的!
光圈,景深,透視等等都是攝影師需要掌握的必備知識!
那麼今天我們就詳細的來學習下!
什麼是透視?定焦能模擬變焦的拍攝效果嗎?
攝影圈中有句經典名言叫:變焦基本靠走。
這面的意思大概是在用定焦頭的時候,要達到效果需要靠腳走近或遠幾步來模擬。
首先假設鏡頭的焦距是50 mm。
AB是前景的主要被攝物體,
CD是背景里的被攝物體,
AB與CD的大小是一樣的,
拍攝距離相差一倍(ON=2OM)。
根據相似三角形特性可得出:
CD/GH = ON/OM = 2
因為AB = CD,所以AB = 2GH
而焦平面上,
EF是AB的像,
IJ是CD的像,
所以AB/GH = EF/IJ,EF = 2IJ。
結論:AB與CD的大小相同,
但因為與相機O點的距離相差一倍,
所以成像的大小是AB的二分之一。
接著我們換成焦距為25 mm的鏡頭來拍攝同一個場景。
假設讓AB在畫面看起來和50mm拍出來的一樣大,就必須縮短拍攝距離
(OM變成原來的二分之一)
MN是兩個被攝物體間的距離所以沒變化,
因此ON=3OM。
根據前面的結論可以得到EF = 3IJ。
所以AB和CD相對位置沒變,長度也一樣,
但因相機距離被攝物體比原先近了一半,
導致ON=3OM,
因此EF在焦平面的大小不變,
而IJ=1/3EF。
這種不同拍攝距離的物體在畫面上的大小關係就被稱為透視效果(近大遠小)。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靠走得到所謂變焦和真正的變焦相比,儘管主體大小不變,但透視效果起了變化。
應用到實際拍攝中去,
當原本50 mm的鏡頭換成25 mm的鏡頭,
拍攝距離縮短一半來拍同一個物體情況下
儘管拍攝主體的大小不變,
但背景中的物體全都變小了,而拍到的背景範圍變大了。
什麼是光圈呢?
光圈是除焦距之外鏡頭最重要的參數了!
光圈是可以調整的,購買鏡頭時一般也都會標註上最大(最小)光圈值。
光圈一般會寫作f/x,比如f/3.5-5.6之類的(數字越小說明光圈越大)。
而鏡頭光圈越大,拍照的時候快門時間越短,ISO就可以越低,虛化就越厲害!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鏡頭光圈越大就越貴!(都是money)
看到這你可能要問:難道光圈就那麼點東西?
當然不是!首先光圈的寫法上就透露出很多的內容(納尼!就這幾個字母數字???)
首先是f,這裡表示的是
鏡頭焦距!
然後是/,這個表示的就是除號!
最後的數字,比如3.5,表示一個比值。
所以光圈f/3.5就表示
鏡頭焦距除以3.5,
f/5.6就表示鏡頭焦距除以5.6
(這也太簡單了吧!)
別著急,接下來的才是正題:
事實上光圈表示一個鏡頭在單位時間內,
比如1/1000秒的時間內能進多少光。
你可以把鏡頭想像成一根水管,
而光線是從管子外面流進來的水!
那麼單位時間進光量(流水量)肯定是和管子(光圈)粗細有關。
所以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
當然光線不是真的水,
光線會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衰減,
光線強度和傳播距離間符合平方反比率,
也就表示光線強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對於一支鏡頭來說,
焦距越長,光線在其中通過距離就越長,
這兩者同樣是正比關係。
因此,鏡頭通光量和鏡頭焦距平方成反比。
光圈f/3.5就表示光圈的直徑等於焦距/3.5,
光圈f/5.6就表示光圈的直徑等於焦距/5.6。
一旦這光圈確定了,鏡頭在單位時間內通光量也就完全確定了。
什麼是景深?
首先,景:就是你拍到的場景,深:就是深度。
所以景深就是你相機所拍到的場景的深度(那麼簡單的嗎?)
當然不是!這必須要有前提,就是:清晰!
所以景深就是你相機所拍清晰場景的深度。
我們把相機鏡頭簡化成一個透鏡,
ABC三點分別是在現實世界中位於三個不同距離的點。
它們通過鏡頭所成的像分別是
A0、B0和C0。
因為像距是隨物距變化從f到2f之間變化,
這三點的物距不同,所以顯然像距也不同。
從圖中看到,A的成像A0恰好在焦平面上,
意味著它在相機CMOS上所成的像是個點!
B比A要遠一點,所以它的像距比A要短,
因此成像B0落在了CMOS的前方某處,
這導致它在CMOS上的成像變成了以B1、B2為直徑的圓形光斑。
點C情況類似,唯一不同是它物距較近,
所以像距更遠而落在了CMOS的後面,
形成一個以C1C2為直徑的圓。
這個圓我們稱它為「彌散圓」。
而平面PB和PC間的這段距離,就是景深。
(PA到PC的距離叫前景深,PA到PB的距離叫後景深)
彌散圓的大小取決於:
1、點所在平面與對焦平面之間的距離,
距離越遠,彌散圓越大。
(點B所在平面PB與對焦平面PA的距離)
2、光圈
3、物距
4、鏡頭的焦距
總的來說,光圈越大,物距越短,焦距越長,彌散圓就越大。
什麼是等效焦距?
相信等效焦距概念你很清楚,跟畫幅有關。
比如APS-C畫幅上的35 mm約等於全畫幅上的50 mm。
等效焦距的意思是:
當你站同一個地方,向同一個拍攝主體,
分別用兩種機身和鏡頭的搭配拍同一場景,
參數也一樣的情況,拍到畫面幾乎一樣。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一樣,
兩幅圖在景深方面還是有一點差別的,
APS-C上的35/2.0的效果差不多相當於全畫幅上的50/2.8。
看完後是不是有一種雲里霧裡的感覺?
別擔心,當你完全理解這些內容的時候,你就真正在攝影路上跨出了一大步!
想要學到更多攝影知識,那就快快關注0基礎學攝影專題吧!
更多好圖 盡在站內
千萬高質量無版權攝影圖片免費下載
與你分享最美好的攝影
圖片欣賞|圖片素材|攝影社區
常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每日推送
樂美圖網是一群專註於攝影圖片,
美圖分享的年輕人創立的攝影網站。
樂美圖網不刻意追求「牽強附會」的所謂攝影風格,
而是在意攝影自身的品味和美的傳達;
總之,我們所做的一切不是販賣照片,而是討論攝影,研究美學,分享美圖。


※攝影師們,佛系養生攝影了解一下
※全球最美城市出爐!看看你去過哪幾個?
TAG:樂美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