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酒精:命運運行的底層邏輯

酒精:命運運行的底層邏輯

文 I 酒精

到底有沒有命運?

這是很多人心裡強烈想知道的問題。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但是都說不出切切實實的根據出來。很多人認為沒有所謂的命運,相信「命由己造」;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時,又相信是有命運的,原來人生早已註定。聽過最好玩的一句話就是:真的有命運嗎?如果真的有命運的話,那麼天天在家躺著就可以了,反正命運自有安排。當然這只是一句笑談,而且是無知的笑談。

到底有沒有命運呢?有!!!

1

在討論命運到底是什麼之前,先討論一下,什麼是命好什麼是命不好這個話題。很多人會說,命好還用討論嗎?官二代富二代就是命好,事業成功就是命好,名滿天下就是命好,需求得到滿足就是命好;命不好是什麼呢?沒錢沒勢是命不好,事業失敗是命不好,臭名昭著是命不好,等等,不一而足。總之,大部分人所說的命好,是針對於客觀外在世界獲取的名譽、地位和權勢。

真的是上面這樣嗎?可能這裡的答案會和上面的答案有較大差異。

命運的好壞由兩個維度來衡量:一個是內心的情緒:最頂級的情緒狀態是沒有情緒,內心持久的淡定,從容和幸福,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衡量因素是是否長壽(在不發生天災的情況下,高壽才過世);一個是面對客觀世界的成功程度,這個的衡量因素才是金錢,權利,名譽,事業等等。

為什麼要把內心的情緒作為命運好壞的一個維度呢?加入這個維度就和一般的判斷不同。從科學的角度有以下理由:

情緒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程度以及壽命。心理學,醫學,生物學領域都有相關論證。其中一個有名的心理學和醫學實驗發生在印度,發生時間是1936年,當時當地並沒有什麼保護人權的實驗政策,所以該實驗至少是可能發生的。該實驗的對象是一名死囚,他獲得了在失血過多而死和弔死之間做選擇的機會,而這個死囚選擇了前者,這就是實驗被試的獲得過程。實驗過程中,死囚被捆在床上,並蒙住眼睛。實驗科學家讓死囚相信在他旁邊滴的水事實上是他自己的血,死囚看不見自然也無法求證。實驗結果是就這樣的設置過了一段時間,實驗對象真的死掉了。可見,一個人的情緒真的可以把人殺死。

在生物學領域,情緒會促進身體分泌相應的激素,作用於身體,分泌的激素當然有對身體好的,也有影響身體健康的。

一個人的情緒會通過行動作用於外在世界,外在世界也會反作用於一個人的情緒,同時還有情緒與認知的相違背的情況。該維度和第二個維度成功程度會相互作用,也有反應相違背的情況(這一塊到底是怎麼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以及有作用的前提條件,以後有機會再寫相關的文章)。傳統的中國文化在衡量命運是否好時,是加入了情緒這個因素的,西方的評判標準中,一般是沒有。

總之,情緒是一定要加入命運好壞的維度的。

2

用橫軸表示客觀世界的成功程度,縱軸表示內心情緒的持久幸福度,箭頭方向表示越成功和越幸福。那麼就可以將命運的好壞從左上角開始順時針標註為四個象限:ABCD。那麼A象限:幸福度高,事業成功度低;B象限:幸福度高,事業成功度也高;C象限:幸福度低,事業成功度高;D象限:幸福度低,事業成功度也低。如果按照完美的要求,那麼只有B象限的人是命運好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人認為AC象限的人也是命好的人;D象限呢,肯定是命運不好的人了。各個象限,我相信大家都能夠找到代表性的人物。這裡我想提一個人,喬布斯。我看過《喬布斯傳》,他是C象限的代表性人物,事業極度成功,但是由於原生家庭的問題,他一直在尋求生命的意義,幸福的感知度很低,56歲因病去世。我們能說他是命好還是命不好呢?

先將這個命運好壞的分化方法暫且放在此處,接下來討論,命運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3

命運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呢?人性+執念。

人性是什麼?為了生存和繁衍,在叢林法則下表現出來的一些特質,如:勤奮,懶惰,勇敢,從眾,性,柔弱,自尊,等。人性的特質中,有很多是互相矛盾完全相反的特質,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才會反應出不同,這個也是道家思想的陰陽之說的來源。要系統的了解人性具體的表現有哪些,可以看西方的心理學,每一條都是精準的人性表現。看過投資理論的一些朋友,都會說投資是反人性的,但是表現出來的一些特質又是和人性一樣的,這個是為什麼呢?為了生存和繁衍而表現出來的人性,是本能,就是人遇到情況的情緒反應與表現出來的特質的關聯性沒有經歷過後天的改造。而投資說的反人性,是人遇到情況的情緒反應與表現出來的特質的關聯性經歷過後天的改造,雖然表現出來的特質也可以在人性中找到(其實後天的教育除了技能培訓之外,最主要的也是重新塑造人遇到情況的情緒反應與表現出來的特質的關聯性,主要體現在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

人性具體表現哪些特質或者說是顯性性質由什麼決定?本能,後天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以及所處環境。本能就是作為動物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化出來的特質。人性表現出來的顯性特質,是由於本能,後天教育和所處環境的綜合因素表現,表現出來的綜合的特質,在現在很多文章或者很多名言中統稱為性格。即有性格決定命運一說。為什麼是性格決定命運?是因為性格決定了在給定認知的前提下,人會如何行動,如何下注,如何取捨。所以文章開頭說「天天在家躺著就可以了,反正命運自有安排」是真的不了解命運到底是什麼,是怎麼決定人生的。

命運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呢?重新給一個更加詳盡的答案:本能,後天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以及所處環境和執念。

為什麼用執念而不是目標?執念就像信仰一樣,是根植於家庭教育以及後天所遭受的待遇的本能反應。目標會隨著時間、環境,知識的多少而改變,但是執念不會。本來它是包含於本能,後天教育以及所處環境的綜合影響之中的,但是還是把它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它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巨大。

中國歷史上有這一說法,祖宗三輩積了德才會在這一輩出一個狀元或者名人之類的說法。其中,這個「德」是中國的先祖用時間經驗總結的智慧的結晶,是重新塑造人遇到情況的情緒反應與表現出來的特質的關聯性的重要的原則。

命運的這些決定性因素是怎麼決定個人的「能」「命」「運」的呢?

「能」是一個人的能力邊界;「命」是取捨;「運」是運氣。關於「能」,上面的決定因素會確定一個人的人性在這方面的特質,比方說勤奮好學,那麼這個人的「能」的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大;懶惰,那麼這個人的「能」就會止步不前甚至縮小;「命」的取捨會決定這個人行動的方向。

關於「運」是如何被命運決定的,想重點說一下。命運能夠決定的「運」,僅僅是和人相關的那部分。《道德經》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後其身而身先。用大白話翻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先考慮大家的利益再考慮自己的利益,自己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當時,我始終不明白這句話的因果關係是怎麼來的,這個邏輯上根本走不通。直到看了心理學和人性相關的書,才知道。當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道德比較好,喜歡樂於助人,那麼他幫助過的人中大部分(排除一些不知道感恩的白眼狼)就會記住他的好,當他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即使他提供過幫助的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提供幫助,但是在這個群體中,會造成一種他能夠做成這些事情的「勢」,一旦這個群體中有一些比較好的機會,會第一時間想到他,也就是運氣;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在和周圍群體的交往中,老是利己心重,占他人小便宜,那麼他也會在這個群體中造成一種「勢」,這種「勢」會讓他很難辦成事情,也缺乏好的機會。所以,用同樣的原理來解釋「後其身而身先」,一樣是可以的。這個是在群體中「運」由命運決定的原理。

所以,一個人有沒有命運呢?有。講求概率定性之類的命運說的話,一個人的命運確實是已經註定的。因為人性不會變,事情發展的邏輯不會變,天地變化的邏輯不會變(具體到個人的話,可能有微小偏差)。《易經》《道德經》理論假設的人性前提全部是相同的。(金融危機,經濟周期,行業周期也可以用這一套分析方法透徹的分析,並且可以在每一個相關的節點採取行動)

以上所有關於命運的討論,僅僅討論了個人,個人的命運是由什麼決定的。沒有討論人性的群體效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和個人無關而和群體相關的天下「勢」(以後有機會再討論這個)。

4

討論到這裡,大家有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

我覺得有。

因為少討論了一個角度:一個人的自省反思、重構情境情緒與特質的鏈接(不受環境本能和教育的影響)(這個只有人會有,動物是不會有的)。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命運能不能改呢?加上考慮這個角度的話,就可以。能夠改的命運就不叫命運了,只是少考慮的這個因素是反人性的,很少有人做,同時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得到。

能夠做到反省和重構鏈接並且知行合一的人,可以做到「命由己造」。

當科技的發展能夠讓人的意識離開身體而完整的存在的時候,以上所有的推論都不成立。

O(∩_∩)O哈哈~

- END -

酒精不喝酒,喝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精不喝酒 的精彩文章:

TAG:酒精不喝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