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關注微信公眾號:親子育兒母嬰中心

如有關於寶寶問題,都可以給我們留言哦!我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

一、什麼是積食?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症,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簡而言之就是,你家寶寶吃太多啦!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二、如何判斷孩子積食?

1、口氣臭穢

如果感覺孩子口中味道最近變得非常大,則比較有可能是積食。情況嚴重的孩子還有嘔吐的情況,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這種情況,要考慮積食的可能。

2、大便比較臭

古人說「臭如敗卵」,也就是說,大便有腐敗的臭雞蛋的味道,這種情況也要考慮積食的可能。

3、大便的頻次、質量改變

有積食的孩子,大便的頻次會改變,會次數更多,但是每次粘膩不爽,味道很臭,甚至會腹瀉。

而大便的臭味,在開始幾天會比較嚴重,然後會慢慢變得清稀,味道變成淡淡的腥臭。這種孩子還會肚子脹滿,不斷咕咕作響,如同有氣在串,同時會不斷排氣放屁,味道也會比較大。

4、舌苔會變厚

這種情況是非常典型的,就在舌體的中間部分,有硬幣大的一塊厚舌苔,也有的是整個舌頭的舌苔變厚變膩,此時,則要高度懷疑是否積食了。

很多家長會問:該怎麼觀察舌苔呢?其實,最好在動態的過程中觀察舌苔,比如家長可以經常看孩子的舌苔,對孩子平時的狀態就有一個了解,可是最近幾天發現孩子的舌苔突然比平時厚了,這種變化就非常有診斷意義了,而且這種觀察醫生是看不到的,家長更有優勢。

5、嘴唇這幾天突然變得很紅

有的孩子積食,食物積滯化熱,家長會發現孩子的嘴唇這幾天突然變得很紅,像塗了口紅,此時要懷疑積食化熱了。而這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唇色的變化,最有意義,這種變化也只有家長才能觀察到。

6、臉容易出現發紅的情況

孩子積食後臉容易出現發紅的情況,這種發紅,往往是比較凝聚的一塊,往往是在右側的顴骨部,有的家長會覺得是孩子自己撓的,其實這往往是積食導致的問題。

中醫認為人的臉對應身體整體,左側主升,右側主降,如果肺胃不降,則右側容易出現問題,其實孩子為什麼會撓這裡?也很可能是這裡感覺不舒服,但是即使不撓,這裡也會出現顏色上的差異。

7、食慾紊亂

孩子剛開始積食,往往是吃不下食物,胃口不佳。但是如果積食時間長了,胃中有熱,則可能會總覺得肚子餓,但是吃完了肚子又脹,很快又會瀉出去。

8、晚上睡覺不踏實

積食的孩子,晚上睡覺愛翻來滾去,身體扭來扭去,比較小的孩子,在睡覺的時候還哭鬧,這就是中醫所講的「胃不和則卧不安」。

9、感冒後容易咽喉腫痛

吃肉多導致積食的孩子,只要感冒,立刻會引起咽喉部的感染,各種扁桃體腫痛。 這是中焦阻滯,肺胃不降,鬱熱在上焦的緣故。

10、飯後肚子脹痛、腹瀉

積食的孩子,吃飯後會肚子脹滿、不消化,然後會喊肚子痛,而這種腹痛瀉後會輕鬆些,然後過一會兒,再痛,再瀉,如此反覆。

叮囑:這些情況並不一定同時出現,但每一條都可能對您識別孩子的積食有所幫助。

三、寶寶積食了家長該怎麼應對

通過飲食調節

如果寶寶出現食慾下降、咳嗽等積食癥狀,但還沒有外感癥狀時,可採取飲食調節治療。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

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

對於尚處於哺乳期的媽媽來說,一定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若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按摩法

捏脊:讓寶寶面孔朝下平卧,家長用兩隻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按摩腹部: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溫馨提示:寶寶出現積食不要慌張,我們可以先採用食療的方法,然後配合使用按摩,多散步走動,很多是可以緩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育兒母嬰中心 的精彩文章:

寶寶吃慣了母乳,不肯吃奶粉怎麼辦?
新生兒體能訓練,寶寶更聰明

TAG:親子育兒母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