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款水下機器人首次以實物方式向社會公眾亮相

兩款水下機器人首次以實物方式向社會公眾亮相

為紀念建所60周年,在2018年全國暨遼寧省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在「公眾科學日」活動中,面向社會公眾推出「光輝一甲子」——建所六十年主題展,集中展示該所自1958年建所以來,在機器人、智能製造和光電信息技術三個學科領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進展,展現了研究所從基礎研究、工程應用、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和創新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歷程。其中,曾擔任重要科考任務的「潛龍三號」、深海科考型ROV系統兩款水下機器人,首次以實物方式與社會公眾見面。

「潛龍三號」自主水下機器人,由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立項,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作為技術總體單位,聯合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共同研製。以完成大洋申請礦區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任務為主要目標,具備微地貌測深側掃聲納成圖、溫鹽深剖面探測、甲烷探測、濁度探測、氧化還原電位探測、深海照相以及磁力探測等熱液異常探測功能的4500米級自主潛水器。

「潛龍三號」於今年4月成功完成海試和試驗性應用潛次,並高分通過海上現場試驗驗收,標誌我國「蛟龍探海」計劃潛龍系列發展的又一里程碑,為我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增添了利器。

6000米級遙控潛水器裝備(ROV),由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主持研製,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套6000米級遙控潛水器裝備。2017年9月,深海科考型ROV系統圓滿完成首次深海試驗,最大下潛深度5611米,創我國ROV下潛最深紀錄。深海科考型ROV系統的成功研製,填補了我國6000米級深海ROV空白,使我國跨入美國、日本、法國等世界上少數擁有6000米級ROV的國家行列。

此外,成就展上還對外展出了「海翼」水下滑翔機、「潛龍一號」和「潛龍二號」自主水下機器人、地震救援機器人,以及由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服務機器人。

新媒體編輯:張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遼寧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愈發強大,人類應在憂慮中迎來人機共生時代
阜新一家小公司一項專利兩年賺取百萬元轉讓費

TAG:今日遼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