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踩著「最後期限」過日子的人

踩著「最後期限」過日子的人

總以為還有很多時間,

卻不知有太多的來不及 。

昨天朋友阿卡說,自己2018年上半年什麼都沒幹。

我很是疑惑,年初的時候不是都定下目標了嗎?一件件完成不就好了。

阿卡說,不是完不成,只是每次都在最後期限完成。

了解後才知道,從年初到現在阿卡總共定下了12個目標,12次都是踩著「最後期限」完成的:

1月23日,媽媽生日,他從去年年底就計劃這幾天帶她去普吉島度假,結果拖到生日前兩天,匆匆忙忙定了個雲南大理七日游。

3月22日是設計作品日期的最後一天,他渾渾噩噩打了半個月遊戲,終於在這天晚上瘋狂熬夜加班。

4月初,他計劃減肥,爭取6月份減到吳彥祖的身材,現在5月份都快過完了,依舊每天該吃吃該喝喝……

阿卡說,以前只是在小事上拖著,發展到現在看病也拖、戀愛也拖,拖延症已經像空氣一樣無孔不入,逐漸拖垮他的生活。

其實身邊有太多人和阿卡一樣,事情總喜歡拖到最後一刻去完成,90%的時間用來揮霍,剩下的10%讓自己忙得雞飛狗跳。

有人說,這不叫做拖延症,而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可我想說,拖延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拖延還不自知,覺得自己是「高效率」,最後惡性循環,效率越來越低下。

上班8小時,7個小時用來發獃,剩下一個小時手忙腳亂做完當天的工作。

和朋友出去逛街,磨磨蹭蹭到約定前十分鐘才出發。

上班趕地鐵,十次有八次眼睜睜看著地鐵開走,然後遲到被扣工資。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拖5分鐘、10分鐘、一天、兩天,好像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多少影響,還能有更多的時間做想做的事情。

可結果往往不如人意。

不斷拖著的後果,就是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焦慮,每天在掐點兒中度過,無法騰出精力去做每件事情。

知乎上有位博主,稱自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

和那些放養式拖延的人不同,他是對感興趣的事情堅持的很好,對那些不擅長的事情一拖再拖。

換種說法,就是逃避困難。

他喜歡打籃球,可以不用人監督就堅持一個月、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喜歡讀書,可能一個月就能看完一本,不斷充實自己。

但是對於不喜歡的,則是從心底里不願意開始。

他曾在公司負責一個市場招標項目,1月份項目資金已經批下來,財物要求在3月份之前完成立項。

可是這個項目他從來沒有接觸過,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便產生了逃避心理。

今天拖明天,這周拖下周,不知不覺就到了4月份。

4月底是他向採購中心報項目的最後期限,實在沒辦法只能趕鴨子上架,他用了2周的時間加緊完成,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應該能想像到博主在這5個月期間的心理狀態。

今天想做工作,拿出電腦擺好姿勢,結果一看數據就頭疼,轉念一想距離最後期限還早,於是拿起手機刷刷微博,一天就過去了。

明天覺得狀態好,可以先學習一下,結果朋友一個電話打過來,就放下手中的任務出去放鬆。

他們把自己不擅長、傷腦筋的事情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後拖。最後越拖越焦慮,越焦慮越不想干。

直到最後一刻才會懊惱為什麼以前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然後硬著頭皮上。

有些人每天都在挑戰自己的放鬆底線,能明天做的絕不會今天開始,能拖到明年的一定不會今年著手去做。

拖延症看起來沒有消耗多少體力,卻一點點蠶食人們的積極性與上進心。

試想一下,一天做完的工作與花費十天做完的工作質量能一樣嗎?

生活和工作是這樣,感情中就更經不起拖了。

2011年,筷子兄弟的《父親》這首歌大火。這首歌是王太利在父親去世的時候寫的,沒有和父親推心置腹說過心裡話,成為王太利心中一直過不去的坎。

他說:

「一直以來,我從未跟爸爸交心聊過一次,也從來沒有跟他說一聲我愛他。

我因為自己的音樂夢想一直和父親杠著,有時候想回家了,卻一直拖著。

想著等自己再成功一些再回去,可一直到父親去世也沒看到我成功。

這是我此生既無奈又遺憾的事。」

後悔,是因為當初沒有把握。

雖然最後父親去世前,王太利已經把父親接到自己身邊,可那感情中的空白卻不是一天兩天能填補的。

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忙,一年兩年甚至更久都沒有回過一次家。每次跟家裡打電話,都是「下次一定回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有人算過一筆賬,從出生到30歲結婚前,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大約是4000天,這還不包括工作後每年春節那幾天的見面時間。

所有的事情都能等,但感情卻等不起。

有人在愛情中一等再等,最後錯過了愛人,給自己留下終生遺憾。

有人在親情中一等再等,最終子欲養而親不待,悔恨終生。

拖延症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工作先放一放,待會再干也一樣」

「明天才截稿,今晚加班寫」

「今天不太舒服,算了,有時間再看病」……

你浪費掉的每一分鐘,最後都會以另一種形式還回來。

工作一拖再拖,解決不了本質問題,還讓自己陷入了「循環焦慮」;

生病就醫總是在等下一個周末,最後身體抗不住,病情更嚴重;

感情中總是一等再等,最後錯失了相處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因為他們會規劃自己的生活,從來不會臨時抱佛腳。

同樣的一件事,有人在想、有人在準備,有人已經著手開始,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一輩子不長,別總說等以後了。

等以後有時間了再去看病,身體等不起了;

等以後有精力了再去學習,能力跟不上了;

等以後有機會了再去表達愛,感情已經被磨平了。

在這個社會中,拖延就是在後退,最終會被後浪拍在沙灘上,想要做一件事,就立刻、馬上去做,不要讓將來的你埋怨現在的自己。

所以別總說「等以後」,要說「趁現在」。

趁現在去見你想見的人,趁現在去做你想做的事,趁現在還年輕,趁這個世界還沒有那麼擁擠,好好把握現在,才能夠不懼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川大叔 的精彩文章:

婆媳關係好不好,男人是關鍵
「隔著屏幕,怎麼敢愛你?」

TAG:南川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