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慧榮美文欣賞:秋醉西峽

李慧榮美文欣賞:秋醉西峽

秋醉西峽

文/清 韻

秋醉西峽

文/清 韻

上蒼掄起板斧對著岩崖陡壁用力一揮,參差不齊地就劈了道十里長的峽谷,一泓清水順峽潺潺,一淌就是多年。歷史的風雨沒能洗涮掉東漢末年鐫刻的摩崖文字,反使這道峽谷因石碑迸射光芒,隴上「成縣西峽」聲名遠播,享譽海內外。冬已站在時光門口焦灼等待的日子裡,一個濃霧尚未褪盡的上午,我和同伴們與滿身紅裝的西峽面面而立,難禁的想像蝴蝶般自由飛翔,舟車的勞頓瞬時就煙消雲散。

零距離的觸碰西峽的山、水、石、樹,注目皆成風景的亭、橋、廊、榭,夢寐已久的夙願終於實現,感覺亦真亦幻。人從峽谷走,就像畫中游。斑斕秋色裝扮的峽谷,多姿多彩,宛若濃妝麗人,在水一隅,巧笑嫣然,好一副不辜負對她心存良善美好者的俊俏模樣。

風沿著峽谷,涼涼的吹,蹦上額頭,發梢,直鑽衣領,卻驚擾不了西峽平湖的愜意坦然。翡翠似的湖水溫婉賢淑,在漸行漸高的秋陽中,更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清晰映出泛藍的天,蒼綠的樹和紅艷的葉。瀑布的咆哮聲,溪流的叮咚聲,鳥雀的呢喃聲,隨著悠閑的步子陣陣入耳,分明是自然琴師傾心演奏的樂曲,動聽的旋律穿越人群的鼎沸喧鬧,梵音般滲入人的每一根血管,潛入人的每一個細胞,不斷滌盪著鋼筋水泥禁錮里掙扎呼吸的肺腑,清雅之氣煙絲般從體內裊裊升騰。

山崖上的石板路,緊貼峭壁懸空修建的棧道,龍蛇逶迤,親密纏繞在峽谷的脖頸上,遠觀觸目驚心,走上去卻結實穩當,似乎還能聞嗅到勞動者滿含智慧的汗水芬芳。手扶護欄,附身細瞥,但見谷深水急,形態各異的石頭遍布,水流隨著地勢的高低起伏、亂石的大小錯落而不斷變幻著舞步。某時一步三扭,似踩著蓮花碎步;某時大刀闊斧,鬥志昂揚的行進;某時兜兜轉轉,流連徘徊;某時所向披靡,一路呼嘯狂奔。漩渦、湖、譚、瀑布是水流腳步旋轉而成的曼妙體態,魅力迥異,逗惹行人駐足不前。尤其是德惠橋身側的大飛瀑,似仙子不慎拋落人間的一條白綢,順著溝壑石壁噴珠濺玉,一路歡歌,中途猛然兵分兩路,「人」字形狀實屬奇特,雖無「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壯,卻出其不意就俘獲了整個身心。漾起的水花,盪起層層霧氣,似濛濛細雨,從橋而過,猶如踱入仙家的修行之地。

峽谷兩側奇峰連綿不絕,崔嵬雄壯的石山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卻也不失女兒家的妖嬈嫵媚,這就是晚秋的功勞了。為使盡露健碩肌膚的大山不那麼咄咄逼人,索性將一簇簇的紅葉、一棵棵常綠樹、一朵朵黃花、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當作發簪衣裙,一層一疊的給其精心穿戴。末了,順勢把潑墨般的色彩,連同陽光一起,就傾灑在了來來往往的遊人心裡。

峽谷深邃,山水脈脈相依,是恆古不變的愛情主題。數不清的長廊亭榭,與高山流水相映成趣。懷英橋,故名思意「懷念英雄的橋」,默默傾訴著楊世俊捨己救人的感人故事,緬懷銘記了一位新時代的英雄,鑄就了《西狹頌》里的民族之魂。《西狹頌》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最具考古研究和臨摹鑒賞價值的一座摩崖石刻奪人眼眸。近觀筆力依然遒勁的《西峽頌》,歷史長卷似正徐徐展開,西峽厚重的精神內涵和人文氣息漫洇而來。今人與先賢似相望,絕非渺小與博大的對弈,而是由衷折服古人豐功偉績之際,已然忘卻了自己。

成縣西峽,秀外慧中,讓此刻不羈的心魂深深迷戀。真想幻化成這裡的一樹一木,淡泊寂靜,飽閱人世風采……

?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清韻,女,原名李慧榮,甘肅省作協會員,世界華文作聯會會員,在各級報刊發表文字二三十萬字,出版散文集《面向陽光》,現工作於徽縣國土資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河風文苑 的精彩文章:

拓荒者詩詞:詠春六首
黃河風文苑】李尚飛散文——風走過的小徑

TAG:黃河風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