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豪企軍工史:戴姆勒-賓士與德國3號中型坦克

豪企軍工史:戴姆勒-賓士與德國3號中型坦克

央視網軍事

作者:玄武衛

在德國坦克發展史中,有一款為納粹德國「閃電戰」初期成功做出重要貢獻的坦克,它就是被譽為「閃電刀鋒」的德國3號中型坦克。而它的生廠商就是大名鼎鼎的戴姆勒--賓士公司。

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爾·奔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戴姆勒和賓士雖然都是來自德國,但他們是兩家沒有任何關係的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由於戰時需要,戴姆勒和賓士兩家公司開始為德軍生產運輸裝備。

1918年,戴姆勒和賓士參與研製了兩種輕型坦克,LK-1和LK-2。這是德軍為扭轉戰局所做的最後努力之一。整個坦克計劃生產580輛,但到了戰爭結束也就只分別生產出了兩輛原型車。

雖然戴姆勒和賓士的第一次合作以失敗告終,但這是因為這樣的合作經歷讓兩家公司的關係開始走近。一戰失利後,德國經濟開始走向寒冬。汽車工業也不例外,戰爭結束後的經濟大衰退與國外車企的擠壓更是讓這兩家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不願就此放棄的兩家公司在此後決定精誠合作,1926年,戴姆勒與賓士合併為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

賓士公司的創始人卡爾·本茨認為:「與政府修好,是最大的公關。把握政策,是最大的效益。這是企業保證自己生存環境的必然。」

戴姆勒--賓士公司始終積極配合德國政府的需求,並不斷嘗試新的領域。其不但為軍方生產軍用汽車,還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涉足了德國坦克設計領域。

1936年,戴姆勒-賓士公司成功設計製造出德國第一輛代號ZW的3號中型坦克原型車,並且在1937年的樣車測試中戰勝其他競爭對手,獲得了德國軍方的最終生產訂單。

德國3號中型坦克全車長5.91米,寬2.92米,高2.59米。戰鬥全重約20噸。

全車乘員5人,車內安裝1台FuG5型電台。全車乘員採用無線電進行聯絡溝通。

早期的3號坦克採用15毫米厚的高強度軋制裝甲板,頂部和底部裝甲厚度分別為10毫米和5毫米。之後將其厚度增強至30毫米。

最初,在3號坦克配備什麼口徑的主炮問題上?德國武裝部的官員和身為裝甲兵總監的古德里安鬧得不可開交。武裝部的官員中意37毫米的主炮,但古德里安卻堅持要求使用50毫米口徑的主炮。

最終在以彈藥統一通用的原則下,古德里安只好妥協,同意3號坦克的主炮選用37毫米口徑,但要保留安裝大直徑火炮的炮塔座圈,為將來的「可持續發展」留有空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940年的法國戰役,3號的37毫米主炮火力已略顯不足。因此,之後生產的3號坦克全部換裝50毫米主炮。

早期的3號坦克配備3挺7.92毫米 MG34型通用機槍,備彈4500發。分別安裝在車體前部右側1挺,由通訊員使用;炮塔前部右側與主炮同軸的2挺並列機槍由供彈手操作。到了後期由於火炮尺寸的加大,因此撤掉了炮塔上的1挺同軸機槍,全車改為2挺MG34機槍。

早期的3號坦克安裝一台「邁巴赫」HL108TR型 V16缸汽油發動機,中期型以後則換裝為動力更強的 320匹馬力HL120TR型V12缸汽油發動機。

3號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獨立扭桿懸掛的坦克。它的特點是動行程很大,結構簡單,佔用車體空間很少,扭桿平鋪在車體底部即可,彈性和可靠性都非常好。大大減輕了坦克在不平路面行駛時的顛簸程度。獨立扭桿懸掛系統之後被很多國家所效仿,當今的世界第三代主戰坦克大多都採用這種懸掛系統。

1939年9月1日,德國的裝甲鐵騎撕破了德波邊境的寧靜,徹底撕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幕。

僅僅只生產出的98輛的德國3號坦克全部投入戰場,被分別編入德軍第1、第2和第3裝甲師。

9月3日,德軍裝甲部隊遭到了首次成建制的波軍抵抗,使用40毫米反坦克炮的波軍向德軍坦克發動突襲。幾輛德國輕型坦克被瞬間擊毀。

受到攻擊後,德軍3號坦克迅速迂迴到波軍的側後,發動反擊。

戰至黃昏,一共俘虜了2個營的波蘭士兵。「閃電鋼刀」初露鋒芒。

在整個波蘭戰場上,面對著波軍的落後裝備,德國3號坦克可以說是大顯神威,高奏凱歌!

1940年,入侵法國時,納粹德國的裝甲部隊已經擁有了350輛3號中型坦克,在古德里安、隆美爾等多位裝甲名將的帶領下穿越阿登森林,突破色當、奪占阿布維爾,合圍敦刻爾克。以10天推進400多公里的速度。讓世人見識到了「閃電戰」的威力!

二戰初期的作戰,證明了3號坦克十分符合德軍早期的坦克設計理念,即將坦克機動性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火力與防護。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

1941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大約1000輛的3號坦克作為德軍裝甲集群的主力突入蘇聯。

起初3號坦克的對手主要是數量高達8000輛之多的蘇軍T-26和BT-7坦克。這些輕型坦剋薄薄的裝甲,對於3號坦克50毫米主炮來說簡直是不堪一擊,再加上蘇軍戰術落後、訓練水平低下。開戰初期即使是面對數倍於幾的蘇軍坦克,3號坦克依舊高歌猛進,所向披靡。

可是,當3號坦克遇到T34和KV坦克時,3號坦克的弱點便暴露無遺,於是便出現了「T34」危機。

當時德軍的3號坦克的火炮,根本擊穿不了蘇軍T34坦克的傾斜裝甲。而T34的76毫米坦克炮,在500米的距離上就能輕易擊穿德軍3號坦克的正面垂直主裝甲。

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之後,3號坦克開始退居二線。其主力地位由同是戴姆勒--賓士公司研製的豹式坦克所取代。

3號坦克是戴姆勒--賓士公司在二戰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德軍前期閃電戰的主力,總共生產了5644輛。二戰中後期由於德軍裝甲和火力的不夠用,德軍以3號坦克的底盤為基礎,改裝出了沒有炮塔的3號突擊炮,並且大量生產了105000輛左右,是德國二戰時期裝備最多的坦克類裝甲車。在戰鬥中總共消滅了盟軍坦克總數超過2萬輛。

戰後,在美國壟斷資本的扶持下,戴姆勒--賓士公司迅速恢復了民用車輛的生產。經過幾十年不懈的努力,戴姆勒--賓士公司終於成為德國汽車工業中最大的企業,和世界商用汽車製造業最大的跨國集團之一。直至今天,仍然在繼續書寫著賓士汽車的神話!

本期責編 | 劉暢

編輯 | 李博丹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央視網

我們的精彩內容

需要您的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虎堂欄目 的精彩文章:

霸權!1988年美國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遇難!至今未道歉!

TAG:威虎堂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