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爆!黎川發現龍頭古陶壺亮瞎國人眼,疑似幾千年前部落首領用器皿

驚爆!黎川發現龍頭古陶壺亮瞎國人眼,疑似幾千年前部落首領用器皿

純音樂

00:00/00:19

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黎川建縣始於公元257年(三國吳太平二年),至今已有1761年的歷史。然而黎川這個風景優美的山區,自何時開始有人類的聚居生存?人類的繁衍遷徙又有著怎樣的軌跡?這些都是個有待探索的迷。

還記得前兩年黎川爆出發現燒制明朝城牆磚的古窯遺址群,距今六百餘年,刷新黎川史志記載。可當時為何會選定黎川為朝庭燒制城牆磚?這絕不僅僅因為黎川當時的水路通達,必須得具備了燒制的技術與制磚所需的原材料才是。這也可以推測在此之前,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群是被朝庭認定具備批量製作城牆磚條件的。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據小編所知,黎川近年有不少收藏愛好者,收集到各類物件與古陶,年代直追夏商周時期與新石器時代,小編看到被收藏的古陶實物也著實為之一震。翻查各類資料經過比對諮詢,不禁暗暗吃驚,由此證明在黎川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僅僅在夏商周時期就有多個人群部落的生存活動軌跡,而且在那幾千年前,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的環境下,部落人群的制陶工藝可謂鬼斧神工、登峰造極。

小編看過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雙流龍頭壺。壺身為扁球腹,上大下小,壺體厚度約2mm,器身一側裝有龍頭狀壺口,龍頭兩側的龍耳各有三對可轉動陶環,龍脖子與壺相接,貼有一圈S狀泥飾。另一側為圓形漏斗狀壺口,中間粘貼有n形寬扁提梁,壺身通體拍印麻布格紋。

從古至今,龍即成為中國人的圖騰,也是至高權力的代表,並不是任何人可以輕易使用圖騰製品。4000多年前,中國出現第一個朝代——夏朝,由此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進入到青銅器時代,同時也由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制社會。在遠古部落中,唯有部落酋長,或是祭祀部落酋長才可以使用帶有龍圖騰的圖案。進入奴隸制社會,奴隸主與奴隸的社會等級區別愈加明顯,由此我們似乎可以推斷,此龍頭壺的出土處,必定是代表著當時至高權力的象徵。

象鼻盉。一般有一對,分為一公一母。整個器皿似象頭,眼、鼻、口皆形象齊備,長長的鼻子用作器流。母的頂部兩側有明顯突出的眼睛。寬頻狀鋬,連接器頂與器腹。長頸、廣肩、腹圓、腹部印有菱形雲雷紋,假圈足較高,小平底,灰陶材質,製作精緻。

陶盉。器頂有一半圓形口,一側有一管狀短流。器身漏斗狀,一側有一寬鋬。有三個中空的袋狀足與器身相通,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溫。器皿通體表面粗糙無紋飾,是夏商時期的酒器。早期三星堆遺址就出土了陶盉,這說明當時黎川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群部落農業生產已相當繁榮,並且利用剩餘的糧食用來釀酒。

隨著這些古陶器皿的出現,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類文明也推向了幾千年前。如果這些陶罐器皿出土的地點得以確認,這些出土陶罐足矣證明在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時期,人類在此活動的脈絡以及遷徙的軌跡。同時也進一步證明黎川悠久的制陶史以及豐富的瓷土蘊藏。

(老街古陶館收藏的各類古陶)

那時,你還認為黎川的陶瓷史僅僅來自於五六十年代的社蘋瓷廠嗎?你還認為那些幾百年前燒制城牆磚的古窯址群代表著黎川陶瓷史的萌芽期嗎?小編下次有空要為你奉上黎川愛好者收藏的本土宋代瓷,那些宋代瓷的工藝水平,還請吃瓜群眾們戴上高倍防晒鏡,以免刺傷眼睛。

目前,雙流龍頭壺已被崇明古陶瓷博物館珍藏,而我們黎川收藏愛好者收集的大批珍貴器皿還真是希望能有個黎川自己的博物館把它們珍藏起來,讓後代們可以見證黎川這片土地上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見證黎川這片土地上陶瓷發展史的歷程。

(以上圖片由古陶館提供)

我是黎川人,發掘黎川本土文化價值,傳播黎川本土文化,歡迎分享和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麗文化創意 的精彩文章:

TAG:圖麗文化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