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我勸你起床還是磨嘰點

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我勸你起床還是磨嘰點

作者:鄭堃(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雖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但起床時卻最好不要爭分奪秒,尤其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

早晨起床太猛會有多危險?正確的起床姿勢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我勸你起床還是磨嘰點

圖片來自GIPHY


「兩峰一谷」規律註定早晨血壓更高

由於人一天內進食、活動、休息等狀態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影響血壓的因素(比如心臟搏動時的收縮力、頻率和射血速度;血管內血液充盈的程度;動脈血管收縮和舒張所形成的外周阻力的變化等)也不停在變,所以血壓也是在不斷波動的。

晝夜血壓的變化一般都有固定的規律。我們大多數人的血壓都會形成「兩峰一谷」的周期性波動。

具體來說,在清晨6點左右(起床後),開始快速上升,大約在6-8點之間血壓升到第一高峰,然後血壓持續波動在較高水平。至16-18點時出現第二個高峰,不過其高度略比第一高峰略低。以後血壓逐漸下降,到凌晨2-3點可降至最低點,好像跌入了一個深谷。正常健康人的血壓變化曲線看起來像一個長勺子形。

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我勸你起床還是磨嘰點

這種周期性變化的規律,是千百年來人類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下,心血管系統逐漸發展出的適應性的結果:身體的重要器官在白天需要更豐富的血液供應,以滿足活動的需要,而夜間心臟則可以適當調整和休息。


起床太猛會怎樣?

其實,心血管系統調整適應人體需求需要一個過程,猛然起身並不會像大家想像得那樣血壓突然就升高,相反,還有可能因為全身血管還處於鬆弛狀態,造成體位性低血壓,腦部出現數秒鐘的供血不足狀態。表現為頭昏眼花、黑蒙、站立不穩等,而平卧下來就會迅速緩解。

這種體位性的低血壓癥狀會反射性刺激激活交感神經系統,進而使得心率加快,血壓上升。

高血壓患者跟正常健康人不同的是,晝夜的血壓差異變化幅度可能會更大。如果起床過快過猛,不管會不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最終給予交感神經系統的都是過強的刺激,無疑會加重這種劇烈的血壓變化。

大家只知道血壓過高對人體健康有巨大威脅,可能還不清楚血壓的劇烈波動同樣是誘發心血管事件的一個危險因素。

打個比方,猛烈地潮漲潮落和持續的高水位比起來,對堤岸的衝擊和破壞力一點都不差。

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我勸你起床還是磨嘰點

圖片來自GIPHY

正是因為如此,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腦卒中等疾病清晨都是高發的時段。不僅如此,長期過度的晨峰現象,對心臟、腦血管、腎臟、動脈系統等造成的慢性損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如何減少「晨峰」現象帶來的健康威脅?

「晨峰」現象本來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如果過度了,就會帶來明顯的危害。高血壓患者該如何減少「晨峰」現象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呢?

  1. 清晨醒後起床不要過急過猛,起床後不進行劇烈活動,不飲用咖啡飲料,避免清晨時段情緒激動。
  2. 養成按時睡按時起的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冬季晝夜血壓差更大,要特別注意保暖。
  3. 減肥、戒煙、戒酒、限鹽、堅持體育鍛煉,注意監測血壓。
  4. 盡量選擇作用較強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又平穩的降壓藥物。比如鈣通道阻滯劑氨氯地平等,每日清晨服藥一次,不僅能控制24小時內平均血壓水平,對於24小時後的血壓上升也有明顯遏製作用。對於血壓控制困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血壓變化曲線特點,靈活定製服藥時間,多種降壓藥聯合使用。

除了高血壓患者,一般健康人起床也要有所講究。

雖然健康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明顯要小得多,但是上面所提及的那些危害,同樣存在的,這其中的原理是一樣的。從健康的角度來看,起床慢一點,生活節奏放緩一點,對健康都是有一定益處的。

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我勸你起床還是磨嘰點

好多人雖然平時挺健康,但是猛然起床也會感覺頭昏眼花,這一般是因為體位性低血壓、短暫的腦供血不足所造成。如果只是偶爾這樣,休息馬上能緩解,一般都問題不大。但如果經常反覆出現,那就需要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有沒有動脈硬化、腦動脈狹窄、貧血等問題了。


起床的正確姿勢需要做到這3步

那如何起床才能減少血壓的波動呢?我向大家推薦三個「一」的方法:

  1. 清晨醒來後先躺一分鐘

    ,在床上活動活動手腳,翻翻身。給身體一個即將要起床的信號。
  2. 坐起後靠在床頭一分鐘

    ,伸伸懶腰。等待心血管系統逐漸「喚醒」和適應。
  3. 雙腳下垂,在床邊坐一分鐘

    ,可以用雙手輕輕按摩整個面部,頭部、頸部,促進血液循環,可幫助適應卧室外相對冷空氣的刺激。

起床以後也不宜馬上劇烈活動,一定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對於有晨練習慣的高血壓患者而言,建議要加強自我血壓監測,晨練強度根據血壓情況量力而行。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我勸你起床還是磨嘰點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睡得多就是懶?不是,還可能是病!
一口大黃牙讓人「吻欲」全無,怎麼才能變成唇紅齒白的小妖精?

TAG:春雨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