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學星空下熠熠生輝的四大名著

文學星空下熠熠生輝的四大名著

文學名著是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精華,是世界文化寶庫中閃閃發光的奇珍異寶。閱讀文學名著不僅能受到文學藝術的熏陶,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審美能力,激發人性情懷,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涵養、有氣質、有深度的人。

中國的四大名著代表著中國文化的高峰,是華夏文化的瑰寶。它們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

隨便翻閱其中一部,都會帶給你精神的震撼,思想的享受,如漫步在芳草萋萋的草原,徜徉在波光閃耀的湖畔,心神俱醉,無比愜意。我們不妨一起走進名著的漫漫長林,做一個恭敬謙虛的採摘者,去採摘名著之奇美,品讀文學之甘甜。

1. 風雲變幻話「三國」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

本書敘述的故事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主要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寄託了人民苛求明君仁政、社會安定的願望。

作者羅貫中作為章回小說的鼻祖,用條理性極強的文字向我們描摹了一個風雲變幻的戰國時代。那裡曾是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曾有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在他們身上充滿了說不盡的勇氣、智慧和情誼。

魯迅曾這樣評價「三國」: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有「三國氣」,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三國」。

也許你喜歡的是智慧過人,策划了「草船借箭」、「空城計」的諸葛亮。

也許你崇拜的是所向披靡, 留下了「千里走單騎」神話的美髯公關羽。

也許你羨慕的只是「桃園三結義」中為人稱道的兄弟情義。

或者是「官渡之戰」里以弱勝強的浩然氣魄……

無論是哪一種,都值得我們娓娓道來,細細品述。在三國的歷史舞台上,有那麼多鮮活的故事,那麼多英雄的人物,一時怎能說得盡、道得完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伴隨著渾厚豪邁的歌聲,讓我們翻開《三國演義》,慢慢品讀吧。

2. 好漢集結論「水滸」

「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意思是三國時期多出能人智士,而水泊梁山多出俠士勇夫。所以《水滸傳》就是一部古代的武打片,有單打獨鬥,有群起而斗。但無論是哪一種斗,草莽英雄的嫉惡如仇,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氣概都令人刮目稱讚。

《水滸傳》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寫的是北宋宣和年間宋江等人聚眾起義的故事。作者施耐庵,這位元末明初小說家,以生動潑辣、酣暢淋漓的古白話語言,塑造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經典人物形象,給後世文壇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做爺爺的可能不知道肯德基是什麼,但一定知道《水滸傳》里有個宋江,他忠義雙全、為人厚道;做孫子的可能沒有聽過評彈、大鼓書,但一定對武松的事迹娓娓道來,他藝高膽大,喝了三碗酒打死景陽岡上一隻大老虎;還有「拳打鎮關西」的「花和尚」魯智深,綽號「豹子頭」的林沖……這些奇人俠士數不勝數。他們除暴安良,所作所為無不令人拍手稱快。

《水滸傳》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們既背負著心酸無奈的抗爭經歷,又懷抱著「除暴安良濟蒼生」的宏偉理想,只可惜生不逢時。一曲《好漢歌》一唱多年,「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說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不走進水滸,怎麼能真正了解梁山一百零八勇士的好漢情結呢!

3. 妙文奇文品「西遊」

中國有一部從老人到小孩子都津津樂道的名著,就是《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曲折離奇、妙趣橫生的故事俘虜了一代又一代國人的心扉。

《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主要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其中的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車遲國鬥法、女兒國遇難、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借芭蕉扇等情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不說別的,只說《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就各有各的可愛之處。

唐僧雖然膽小,亂施善心,但心地善良,信仰堅定,明知去西天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仍然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大徒弟孫悟空桀驁不馴,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刺頭」。但這個「刺頭」卻勇敢機智,愛憎分明,一根金箍棒直上雲霄十萬八千里。有哪個孩子不嚮往也擁有一身上天入地腳踩筋斗雲的絕世本領呢!

而豬八戒呢,簡直就是整部小說中的「喜劇王」。有他在的地方樂趣橫生,笑料百出。雖然他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常當眾出醜,但卻能一路忠心耿耿護送師傅,不失忠勇和善良,淳樸和憨厚;

至於老好人沙僧就是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的代名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說中無第二人能取代。

這些有趣的人物聚集到一起,做天馬行空之事,行除暴安良之責,想讓人不喜愛都難。清代學者張樹紳這樣評價《西遊記》:《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4. 大哉美哉評「紅樓」

「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這是清朝乾隆、嘉慶、道光以後,社會上熱讀《紅樓夢》時流行的一句口頭禪。可見《紅樓夢》的影響力及它的藝術高度真正達到了中國小說的前所未有。

《紅樓夢》是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一百二十回,原名《石頭記》,又叫《金陵十二釵》《情僧錄》《寶玉緣》。小說描寫了金陵十二釵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描寫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由盛而衰、揭示出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的趨勢。

作者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玉食的生活,後因家被抄,生活潦倒。因此《紅樓夢》中的故事不無他自己的影子。

但曹公又並不是僅僅沉迷於哀傷之情,抒發靡靡之音,他把自己廣泛的愛好,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的研究統統以富有情趣的文字呈現在書中,質樸自然,體現了高超的語言藝術成就。

讀《紅樓夢》不能不讀這些經典故事:

黛玉葬花——黛玉因為憐惜桃花落瓣而手把花鋤,收拾殘紅,葬於花冢。

寶釵撲蝶——那一雙蝴蝶穿花度柳,引得寶釵躡手躡腳,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

香菱學詩——香菱拜黛玉為師,苦學作詩,在經歷了兩次失敗後,在夢中得了第三首。

鳳姐託孤——賈府被抄後,病重的鳳姐含淚把女兒巧姐託付給劉姥姥,並從手腕上褪下一隻金鐲子交給她。

這些水做的女子有的孤高,有的豪爽,有的善良,有的世故,性格千差萬別,卻無不讓人同情與憐愛。

《紅樓夢》中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多達上百人,這些人物的生活言行構成了《紅樓夢》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令人看不夠,說不盡,品不完。

中華經典數不計數,細膩的文字和蘊含的道理都值得令人深思,作為課外讀物,值得孩子一讀。

三千小童專欄作家曲麗娜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千小童兒童國學 的精彩文章:

從未被忘記的經典著作
宋代倆神童:一個成「灌水」宰相 一個成「放水」宰相

TAG:三千小童兒童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