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種湯類的做法大全

幾種湯類的做法大全

1.葫蘆排骨湯


750g排骨、500g葫蘆、適量鹽、適量姜


1.排骨先飛水,去血沫

2.過水後去浮沫撈起

3.冷水將步驟2倒入煲內4.大火煲開之後,並去掉浮沫改小火煨一個半小時,

5.這時取新鮮的葫蘆6.繼續中小火煲半小時至葫蘆熟透即可


2.胖頭魚湯

1條胖頭魚頭、1塊豆腐、適量油、適量鹽、適量蔥、適量料酒、適量花椒粉、適量白糖、適量醋、適量醬油、適量香葉、適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香菜、適量姜、適量蒜

胖頭魚湯的做法步驟

1.魚頭解凍,洗凈

2.豆腐切塊

3.蔥切末、姜切片、蒜切片、香葉、八角、桂皮

4.熱油鍋,煎魚頭

5.放入蔥姜蒜、八角、香葉和桂皮

6.倒入適量的白酒

7.放入花椒粉

8.放適量白糖

9.倒入適量醋

10.加適量清水

11.蓋蓋,大火燒開轉中火燉20分鐘

12.再放入豆腐塊燉10分鐘左右

13.再撒上香菜即可

製作小貼士

魚頭先煎一下,燉出的湯呈奶白色


3滋補養生的參雞湯

童子雞一隻、圓粒兒糯米一小把、紅棗3-4顆、大蒜2瓣、大蔥一小段、姜兩片、西洋參少許、鹽少許、白鬍椒少許

滋補養生的參雞湯的做法步驟

1.童子雞去除內臟洗凈後用清水浸泡1小時,以便去除雞肉的血水和雜質。

2.糯米要提前一夜浸泡,浸泡清洗好的雞肉切去雞頭和雞屁股不要,把雞爪切掉備用。

3.用勺子盛一些糯米裝進雞肚子里墊底,再把1顆紅棗、1瓣蒜、幾片西洋參放入雞肚子里,這樣一層糯米一層紅棗西洋參的碼放到雞肚子里至8分滿。

4.用料理剪刀在雞屁股附近相對的剪出兩個小洞

5.把一隻雞腿穿過相對面剛才剪出的小洞,另一隻雞腿交叉穿到另一個洞里,這樣就可以把雞肚子封起來防止裡面的食材在煮制過程中露出來。如果你覺得不夠封閉,就再拿兩個牙籤交叉封口。

6.鍋里接冷水沒過雞肉,放2片姜。大火煮開撇去浮沫,轉小火煮40分鐘。關火撒上蔥花、調入少許鹽和白鬍椒即可。

1、糯米最好選用圓粒兒的,並且提前一夜浸泡;如果你趕時間糯米也要提前浸泡倆小時,煮雞肉的時間要延長至1個半小時。

2、我們家裡有西洋參就直接用了,你也可以選用人蔘。

3、參雞湯要選用童子雞,這次我選用了超級好吃的百年栗園的童子雞。


4.田園酸辣湯

1 各式用料分別切成長細絲備用;

2 熱鍋溫油放入胡蘿蔔絲、清水筍絲、蔥白、香菇絲炒香;

3 鍋里加入適量水、半塊康寶雞精燒開;

4 然後加入嫩豆腐絲豌豆、玉米粒,加少許鹽調味;

5 用太白粉加少許水調開成為水澱粉,淋入湯中勾芡;

6 等湯燒開,將蛋打散慢慢倒入有孔的漏勺,慢慢移動漏勺形成漂亮的蛋花絲;

7 最後加上適量香醋、少許糖、幾滴老抽、些許胡椒粉調味,開大火煮10秒,滴幾滴香油灑上蔥花、芫荽即可。

1.各式用料可以自由組合搭配, 但是雞蛋、筍絲、香菇、嫩豆腐最好不可少;

2.單純的水很難煮出鮮美甘甜的湯頭,沒有高湯可以用塊狀雞精代替;

3.塊狀雞精含有鹽分,需要注意鹽、老抽的用量,以免過咸;

4.鹽在一份酸辣湯中的比例,可以調節酸和辣的口感程度.;

5.香醋、胡椒粉不要和湯一起煮,最後起鍋前10-15秒才加入調味;

6.酸辣湯的辣味不是來自辣椒,所以胡椒粉要新鮮、夠味、夠量才好;

7.可以酸辣湯做湯底,加麵疙瘩、水餃或麵條,可變幻成為美味酸辣湯麵食。

小秘訣

湯變鮮:熬湯最好用冷水。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里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

湯變清:要想湯清、不渾濁,必須用微火燒,使湯只開鍋、不滾騰。因為大滾大開,會使湯里的蛋白質分子凝結成許多白色顆粒,湯汁自然就渾濁不清了。

湯變濃:在沒有鮮湯的情況下,要使湯汁變濃,一是在湯汁中勾上薄芡,使湯汁增加稠厚感;其二是加油,令油與湯汁混合成乳濁液。方法是先將油燒熱,衝下湯汁,蓋嚴鍋蓋用旺火燒,不一會兒,湯就變濃了。

湯變淡:只要把麵粉或大米縫在小布袋裡,放進湯中一起煮,鹽分就會被吸收進去,湯自然就變淡了;亦可放入一個洗凈的生土豆,煮5分鐘,湯也能變淡。

湯變爽:有些油脂過多的原料燒出的湯特別油膩,遇到這種情況,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可去除油膩。

湯變美:買50至100克稍肥一點的豬肉(肉餡也可以),先將豬肉切成片或丁,再將鐵鍋燒熱,將豬肉或豬肉餡燒熱後,立即把滾開的水倒入鍋中。鍋會發出炸響並翻起大水花。熬上一會兒,一鍋乳白色的「高湯」便出來了。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菜和調料,如做豆腐白菜煲,可將豆腐及調料放入,加蓋燉10來分鐘後,再放入白菜,待鍋開時,就可以起鍋食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跟我學做菜 的精彩文章:

TAG:天天跟我學做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