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2日IPO審核「上3過2」 今年來IPO公司規模與過會率成正比

22日IPO審核「上3過2」 今年來IPO公司規模與過會率成正比

根據發審委工作會議此前的公告披露,原定22日上會的擬IPO企業有4家,分別是鄭州銀行、中創物流、閩華電源、匯得科技、泰坦股份。

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22日IPO審核結果為3過2,鄭州銀行、匯得科技過會,閩華電源被否。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上會前夕,有多達兩家公司即泰坦股份、中創物流被按下了「暫停鍵」,其中泰坦股份更是主動向證監會撤回IPO申報材料。

雖然今年來擬IPO公司的過會率較去年明顯走低,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來募集資金體量大的公司的過會率要高於募資規模小的公司。據Wind資訊統計,以擬募集資金體量10億元為界,今年來募集資金體量大的公司的過會率明顯更高。

泰坦股份主動撤回IPO申報材料

今日正式上會的3家擬IPO企業為鄭州銀行、閩華電源、匯得科技。據證監會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今日過會的擬IPO企業為鄭州銀行、匯得科技,被否的企業為閩華電源。

也許是受到鄭州銀行有望過會的影響,今日午盤次新銀行股如成都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吳江銀行等均出現過短時直線拉升的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上會前夕,有多達兩家公司即泰坦股份、中創物流被按下了「暫停鍵」,其中泰坦股份更是主動向證監會撤回IPO申報材料。

有大型券商非銀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近階段,在上會前,擬IPO公司補充材料、甚至自己撤銷IPO材料等情況時有發生,出現此類情況往往說明項目有瑕疵,而自去年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對IPO項目的審核趨嚴,這也讓擬IPO公司不太敢有僥倖心理。

募集資金大的公司過會率更高

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來發審委共審核了擬IPO企業80家次,通過40家次,通過率達50%;而去年1月-5月,發審委共審核了擬IPO企業230家次,通過率高達84.8%。有機構認為,如果算上那些在正式上會前就主動撤材料的擬IPO公司,今年IPO的審核通過率較往年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計劃募集資金體量大的公司的過會率要高於募資規模小的公司。以計劃募集資金體量10億元為界,今年來計劃募資資金體量大的公司的過會率明顯更高。

據Wind資訊顯示,今年來,計劃募資超過10億元的公司擬上會數量達19家次,其中過會14家次,通過率達73.7%;而計劃募資小於10億元的公司擬上會數量達81家次,其中過會30家次,通過率達37%;而其中計劃募資體量小於4億元的公司通過率更低,僅為10.3%。

而在去年,這一差別尚不明顯。去年全年,計劃募資超過10億元的公司擬上會數量達69家次,其中過會56家次,通過率達81.2%;而計劃募資小於10億元的公司擬上會數量達424家次,其中過會319家次,通過率達75.2%。

通常而言,IPO募資規模大的公司其經營規模也同樣較大,而募資規模較小的公司其經營規模也相對較小,而小公司出現經營不合規、內控有效性存缺陷、持續盈利能力存疑、信披存瑕疵等監管層關注問題的概率更高,其具體表現在存在關聯交易、對某單一客戶過於依賴、信披內容前後不一、應收賬款佔比偏高等現象。

記者注意到,今年來,計劃募資體量小於3億元的擬IPO公司過會率較低,而在這些IPO申請被否的公司中有康寧醫院等多家公司存在關聯交易的問題,還有時代凌宇、春暉智能等多家公司存在信披內容前後不一致的問題。

獨角獸引領今年IPO市場

相比去年過會的那些擬募資金額超10億元的公司,今年過會的此類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市場認可度較高的獨角獸企業。例如今年來計劃募資體量前5位的IPO公司分別為工業富聯、寧德時代、葯明康德、江蘇租賃、甘李葯業,這5家公司中有4家為市場公認的獨角獸企業;而去年全年募資體量排名前10的公司中則缺乏獨角獸,募資體量排名前幾位的華能水電、中鋁國際、紅星美凱龍、養元飲品、德邦物流大多來自傳統行業。

據華泰證券測算,本周四將開始申購的工業富聯,作為「獨角獸」登陸A股的標誌性公司,其募資金額創下2015年6月國泰君安之後最大IPO的紀錄,也是A股歷史上第11大IPO。

據Wind資訊統計,以首發募集資金體量計算,A股歷史上前10大IPO分別為農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建設銀行、中國建築、工商銀行、中國平安、國泰君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這10家公司均來自傳統行業;即使是放寬到A股歷史上前50大IPO也難覓來自新興產業的獨角獸企業。目前滬深兩市市值最大的科技股海康威視當年首發募資為34億元,體量僅為工業富聯首發募資的一成多。

而從近期的市場表現來看,獨角獸的吸金能力也不同凡響,只要再來兩個漲停,獨角獸企業葯明康德就將進入千億市值俱樂部。某機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隨著一些較大的獨角獸企業陸續上市,未來上證指數等A股主要指數的權重股也將更多出現獨角獸企業的身影,這對改善當前大盤以傳統行業為主的權重股結構有積極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扎堆「登陸」紐約時代廣場,在這兒打廣告可能沒你想的貴!
貿易摩擦波及新能源車?主銷國內,美國管不著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