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度人有多喜歡咖喱?無論做什麼菜都要放咖喱,而且還要抓著吃

印度人有多喜歡咖喱?無論做什麼菜都要放咖喱,而且還要抓著吃

對於印度人來說,咖喱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可以帶到他鄉的「信物」。印度人做的東西食品都有加咖喱的成分!主餐咖哩飯+咖哩,據說印度人住過的房間都是帶咖喱味的,印度人為什麼對咖喱情有獨鍾?咖喱是用薑黃、生薑、胡椒、大蒜等的粉末混合而成的辛辣又香氣十足的黃色調味品。在咖喱製成品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咖喱飯 咖喱飯是用肉、魚、蔬菜、煮熟的雞蛋等混合咖喱醬,淋在白飯上的正餐食物。一般飯在盤中央,其他食物分放旁邊。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僻去其膻味,故便以多種干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這便是坦米爾「卡利」(Cur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就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咖喱」了。


沒有咖喱的日子是難以想像的

印度人每次吃飯點菜的時候,他們都離不開咖喱,什麼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羊肉米飯、咖喱雞肉米飯、咖喱魚排三明治、咖喱豆湯等。

一位學者曾說:「印度人太愛咖喱了,沒有了咖喱的飯菜,他們難以下咽;沒有了咖喱的生活,他們度日如年」。不喜歡咖喱的人,在印度也是度日如年。只要在印度吃飯,就無法逃離咖喱的「糾纏」,因為每家餐館都必須以咖喱為主打食品,否則就只能關門歇業了。

在印度生活久了,才逐漸了解到,印度人之所以對咖喱「愛之入骨」,並不僅僅因為其辛辣刺激的味道。其獨特的藥用價值,才是真正的可貴之處。

在印度傳說中,佛祖釋迦牟尼曾教人用樹草的果實來調配長生不老葯,並以其當初傳教的地名「咖喱」作為這靈藥的名稱,所以釋迦牟尼被認為是第一個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資料顯示,「咖喱」一詞源自印度南方語言泰米爾語,意思為「許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不管怎麼說,地道的印度咖喱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製而成,其中黃姜是主料。正因為薈萃各種草本原料精製而成,所以咖喱的藥用價值極高。

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只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務請各位享受時點紅點綠,由最唔辣吃到最辣,才能領教到其中的層次同深度……   咖喱的種類很多,以國家來分,其源地就有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顏色來分,有紅、青、黃、白之別,根據配料細節上的不同來區分種類口味的咖喱大約有十多種之多,這些迥異不同的香料的彙集在一起,就能夠構成各種咖喱的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濃郁香味。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咖喱呢?

吃辣的食物是可以抵擋天氣的炎熱,因為吃完辣的食物後,人通常全身流汗,在炙熱的天氣中反而有一種清爽的感覺。 印度位於熱帶地區,氣候比較濕熱,因此印度人喜歡使用咖喱製作食物,也是為了防止食物變質。此外,咖喱等調味品不僅能去除不好的氣味,而且還有消毒、增進食慾的作用。 印度人喜歡用手抓咖喱飯吃。在我們看來這非常不衛生,但是在印度人的古老經驗中,用手抓東西吃,手和口可以同時感受食物的觸感和溫度,食物會變得更好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狂客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新建立的朝代為何還會保護前朝皇陵?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唐朝人當時有多開放?看完就知道「臟唐臭漢」並不是空穴來風了

TAG:無名狂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