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畫家的「攀比通病」:比什麼?怎麼比?

書畫家的「攀比通病」:比什麼?怎麼比?

書畫家的「攀比通病」:比什麼?怎麼比?

作者: 斯舜威

書畫家們有一個「通病」:喜歡攀比。特別是同一區域的、同科出身的、年齡資歷相仿的、名氣地位相等的,也即可能是競爭對手或潛在競爭對手的,攀比、較勁就格外厲害。18年前我剛到美術媒體工作時,就知道了這一圈內人心照不宣的秘密,報社組織會議或筆會活動,在圈定出席的書畫家名單時,同事們往往會好心地提醒我,誰和誰不對勁,誰和誰坐不到一塊,叫了誰,就不能同時叫誰,要「有效規避」,免得尷尬。有時書畫家們也會事先打聽一下,都來了誰啊?一聽沒有和自己過不去的,便欣然答應。有一次搞社慶活動,分3批邀請書法家雅集,到得特別齊,效果特別好。

書畫家的「攀比通病」:比什麼?怎麼比?

就是不跟現實比

攀比,實際上也是競爭的一種表現形式,並沒有什麼不好。問題在於,比什麼?怎麼比?目的和方式大有講究。過去社會上曾經流傳一句口號「比學趕幫超」,「比」放在第一位,當然那時提倡的「比」,是比工作熱情、比生產進度,屬於「正能量」範疇。而現在一些書法家們所熱衷的,則是比名氣、比地位、比價位,一句話,比在書法圈內誰高誰低,誰「活」得更好。比的方法,有時簡直有點小兒科,有點可笑。比如多年前曾有一位畫家對我說:除夕夜鐘聲一響,我的畫就從5000元提到8000元一平尺了。可是,過年後,他一下子提到了1萬元,我不解地問他,怎麼和原先說的不一樣?他坦言:是啊,原先是計劃提到8000元,後來得知某某某提到1萬了,我怎麼能比他還低呢?他憑什麼比我高呢?這當然是陳年舊事了,現在他們的畫價早已到了數萬元一平尺了。當然,有關畫價的「較勁」也仍在持續。這一件事之所以印象很深,是因為很具典型性,不少書畫家都是圍繞著賣字賣畫,比來比去的。辦展覽也一樣,你在什麼地方辦了,我也非辦一次不可,而且規模比你大,請的領導檔次比你高。甚至連「交際圈」也「比」,你和哪一級的領導交往,我也有高層次的領導朋友;你有哪幾位重量級企業家是買主,我也有重量級的老闆是粉絲。

書畫家的「攀比通病」:比什麼?怎麼比?

咋?

老前輩們也比,但不是這個比法,他們喜歡和古人比,和自己比。如林散之一生不求聞達,「自甘淡泊樂風塵」、「笑把浮名讓世人」。他認為「時名不足取」,深知「評價一個人的藝術成就,要等他死後三百年才能定案」。所以,他甘於寂寞,一心追求自己的事業,最後終於達到「草聖」之巔。他也比,但是在和古人比。

書畫家的「攀比通病」:比什麼?怎麼比?

跟老王比比

他的論書詩云:「獨能畫我胸中竹,豈肯隨人腳後塵。既學古人又變古,天機流露出精神。」襟抱可見一斑,不但學古人,而且要變革,從而超越古人。他的老師黃賓虹也是如此,直到80歲才由傅雷幫忙辦了第一個展覽,他的畫直到晚年也沒有多少市場,他也不管,只顧畫得「團團黑」,全然不考慮買家的喜好,偏偏自信「五十年後識真畫」,世人終有一天會認識自己畫作價值的。他是在和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齊白石「七十變法」,也是和自己「比」的結果,不滿意自己,才努力超越自己。

書畫家的「攀比通病」:比什麼?怎麼比?

和它比比

實際上,斤斤計較和身邊的人比,滿足於「窩裡斗」,稍覺壓人一頭,便沾沾自喜,以為天下英雄,捨我其誰,這本身就是小家子氣的表現。說得直白一點,當代無大師,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精通文史、諳熟書畫的大家,即使你超過了別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誠如鄉間俚語所說「矮子堆里挑長子」,即使是所有人中的「最高」,其實際高度也是極為有限,甚至可憐的。

還是和古人比吧!當然是比學問,比技法,而不是比「賣字畫」。曾在餐桌上聽人口出「豪言壯語」,我的字畫比當年誰誰誰賣得還貴了。淺薄如此,只能付之一笑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書貴靈性 妙取本真
清 達受《題漢磚文拓片》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