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位空缺,兩個親兒子不立,太后卻要讓他當皇帝

皇位空缺,兩個親兒子不立,太后卻要讓他當皇帝

公元1820年9月2日,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突然去世。當時隨行的大臣們忙著一團,但是再忙,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確定繼任的皇帝。如果新皇帝一天不產生,別說天下人心惶惶,就連嘉慶的喪禮都辦不了。可是,嘉慶皇帝有四位皇子,到底誰來繼承皇位呢?

一般人認為,當然是綿寧繼位,因為他不僅是嫡子,還是長子。如果按照漢族的觀念,皇位非他莫屬。但是,當時滿人雖然開始漢化,也開始傾向於嫡長制,但一直都沒有將此作為皇位繼承人的標準。而且在雍正時,已經取消了皇太子,皇帝在世的時候,就應該要寫好詔書確定繼位人選。

那麼,各位大臣慌忙去尋找遺詔。按照雍正當時的秘密立儲制度,詔書一式兩份,一份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一份由皇帝自己保存。等到皇帝駕崩,兩份詔書同時打開,核對一致,就是下一任皇帝。

可是,令人惶恐的是,在嘉慶身上沒有找到遺詔,也沒有史料證明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面找到了遺詔。也就是說,現在誰當皇帝都有可能,誰都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自己就是儲君。

此時,有一個叫做禧恩的人跳出來堅決支持綿寧當皇帝。他的職位是內務府大臣,就是以前和珅干過的工作,管理內廷的絕大部分事情。他的話很有分量:很早就聽說皇帝早在嘉慶四年就已經立綿寧為儲君,何況在嘉慶十八年天理教之亂時,綿寧立下大功,皇帝已經表態讓他當儲君。

可是,口說無憑,任由禧恩說破了嗓子,軍機大臣托津、戴均元卻十分「猶疑」,其實就是反對。反對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綿寧實在長得太丑了。我們看到清朝皇帝的畫像,前面的都是方頭大臉,很有福相,也很有猛男的氣質。但是到了綿寧這裡,畫風一轉,變成了乾癟枯瘦的小老頭。

朝鮮來華使臣朴綺壽曾訪問過清朝,見到幾位皇子,他在自己的筆記中寫道:

皇帝有三個兒子,長子則面貌涼薄,人且凡庸。第二子則廣頰豐耳,人亦寬弘。第三子則最為穎悟,有文藝,年雖少而頗練達事務,皇帝最喜歡他也。

他的筆記後來收入朝鮮的《同文匯考》,裡面對皇長子綿寧的描述很到位,也很明確說了其實皇帝喜歡第三子綿忻。連外臣都知道的事情,身為皇帝親信大臣的托津、戴均元等人難道會不知道,所以他們的「猶疑」是在正常不過了。

綿寧的優勢有三點,一是由皇后所生,是嫡子;二是最長的兒子,國賴長君在什麼時候都沒錯;三是因為當年乾隆就很喜歡他。

然而,乾隆早駕崩了,乾隆喜歡的,嘉慶並不喜歡。他的母親生完他不久就過世了,他是由現任皇后鈕祜祿氏養大的。更為要命的是,這位皇后,還生有兩個兒子,就是綿愷和綿忻。

也就是說,在具有繼位資格的四位皇子之中,就有兩個是當今皇后,馬上就要成為太后的鈕祜祿氏所生。

正在各位大臣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鈕祜祿氏以皇太后的身份向承德方面下了第一道懿旨。平心而論,這道懿旨還沒有宣讀之前,可能都以為皇長子綿寧出局了。誰會不愛自己的兒子,誰不想讓自己兒子做皇帝?即使是扔骰子,也有一半的幾率是鈕祜祿氏的親兒子當皇帝。

然而,懿旨的內容卻令人大吃一驚:

皇次子智親王仁孝聰睿......但倉促之間,大行皇帝未及明諭。為此特降懿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這道懿旨其實也透露了嘉慶皇帝沒有留下遺詔,然而鈕祜祿氏卻以大公無私的精神將皇位讓給了年長的綿寧,讓他成為了道光皇帝。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沒有幾天,又傳出消息說皇帝隨身攜帶那份詔書找到了,史書記載:一名宦官從身上取出一個上鎖的小金盒,沒有鑰匙,托津當眾用力擰斷金鎖,翻開金盒,裡面正是嘉慶帝密書的傳位詔書。

也就是因為皇太后和道光的兄弟們沒有什麼野心,這才讓嘉慶的繼位危機順利度過。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仁宗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連天地都不放在眼中,直接打殘三大國,差點書寫神話
我國最知名的國寶重器,差點流落到日本,咱們一直讀錯了它的名字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