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

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

原標題: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


[摘要]對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進行系統的研究應當基於進士的準確人數、每名進士的確切科年與籍貫。江慶柏先生的《清朝進士題名錄》為這三個方面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礎。研究發現,清代進士的歷史分布呈W型;省際之間的地理分布呈不均衡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清代進士在省際之間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逐漸降低。


[關鍵詞]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清朝進士題名錄》

[中圖分類號]D6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654(2011)03-073-008


[作者]吳根洲

清代進士的歷史地理分布已經不是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然而,它的複雜性與重要性吸引著人們不斷地進行探討與分析。早在20世紀20年代,著名心理學家張耀翔就以清代進士的地理分布為研究對象形成了《中國人才產生地》(1926)和《清代進士之地理分布》(1926)兩文。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形成了一個熱潮,這些成果有靜態地理分布研究,也有動態歷史地理分布研究,但多側重於局部研究,對科舉人才分布進行全方位和多層面動態考察的研究成果並不多見。對清代進士總體進行歷史地理分布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李潤強的《清代進士的時空分布研究》和沈登苗的《明清全國進士與人才的時空分布及其相互關係》。在時間維度,李潤強統計了實施科舉考試的九朝的開科次數、錄取進士總數和每科的平均錄取人數,繪出「清代歷朝進士平均錄取人數曲線圖」來表示清代進士的時間分布,得出曲線大體呈三高兩低的W型,並以此分為五個階段。在空間維度,他統計了各省進士總數與各省分朝進士數,並得出各省之間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現為南方多於北方、沿海省份多於內地及邊緣省區的結論,且以浙江、四川為例指出內地沿海分布比例在時間維度上有變化。沈登苗主要著眼於考察明清兩代進士和人才在各省、縣和城市的分布狀況,側重明清時期進士與現代人才之間的比較。然而,筆者認為,兩位學者的研究在清代進士原始數據準確性方面尚存不足,因此本文將在充分利用清代進士原始數據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重新探討清代進士在歷史、地理兩個維度上的分布特徵。此外,還將把兩個維度結合起來探討清代進士的歷史地理分布特徵。


一、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的研究基礎


對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進行研究的基礎是對清代進士人數與籍貫、科年的確認。關於清代進士總數的考訂確認,毛曉陽博士在《清代文進士總數考訂》一文中列舉了一些學者的觀點:張希清26888人,吳建民26847人,謝宏維26846人,範金民26815人,張仲禮、何炳棣、沈登苗26747人,商衍鎏、陳國生26391人。上述幾位專家學者的數據最大的差距達497人,如果進士總數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勢必會打折扣。毛曉陽博士經過考訂,認為清代文進士的總數應為26849人。李潤強博士也對清代進士總數進行了考訂,他的結論是26848人,兩者相差1人。江慶柏先生考訂的清朝進士的總數也是26849人,與毛曉陽博士考訂的總數相同,但兩人的考訂結果有一個區別:江先生排除了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關際泰,而增入了順治十六年己亥科王恭先。他考證,王恭先《碑錄》不載,題名碑、雍正《山西通志》卷七十一《科目》和卷一百三十九《人物誌》、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八《職官志》均載其為進士,因此據以補錄;關際泰在《索引》中有其名,而小金榜、題名碑、同年齒錄均無此人,乾隆《光山縣誌》卷二十八《人物誌·文學》、《清高宗實錄》考知其未殿試而卒,實非進士,不當仍列名進士題名錄中,故予刪除。江慶柏先生對清代文進士總數所考知的26849這個數據,在迄今學界相關研究數據中最為可信。


江慶柏先生的《清朝進士題名錄》(全三冊)不僅給出了清代進士的總數,而且對每一位文進士的姓名、籍貫、科年、甲次都進行了深入的考訂。而籍貫與科年是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的必備要素。在科年上,《清朝進士題名錄》與《清代進士群體與學術文化》略有出入,順治十六年(1659年)、光緒三年(1877年)、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三科前者比後者各多一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嘉慶十九年(1814年)前者比後者各少一人。各省進士數僅四川兩者相同,其餘各省均有出入,範圍在[- 11~+ 12]之間。總體來看,《清朝進士題名錄》作為一本關於考證清代進士的專著,考據嚴謹,徵引全面,論證精當,幾乎完全還原了每一名清代進士的原貌。相比於《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附引得》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它在具體考證、理論總結以及編纂體例等方面都有所改進,稱得上是目前國內清代進士研究領域中的一部優秀之作。因此,筆者把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建立在江慶柏先生的《清朝進士題名錄》這一研究成果基礎之上。


當然,在《清朝進士題名錄》與本文的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之間,並不是直接使用的關係。筆者依據研究需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處理:第一,把《清朝進士題名錄》中著錄為湖廣、江南、陝甘的進士依康熙初年分省後府縣的實際歸屬分別著錄為湖北、湖南、江蘇、安徽、陝西、甘肅,按「十八行省」、八旗和奉天二十個區域進行劃分;第二,個別進士籍貫(僅指省一級政區)的印刷或校對錯誤,筆者經過查閱其他資料予以調整(詳見表1)。


二、清代進士之歷史分布


自順治三年(1646年)首開會試、殿試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科會試、殿試,清代開科112次,包括正科八十四科、恩科二十六科、加科兩科,其中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和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分滿漢兩榜。清代112科114榜進士共有26849名(其中兩個滿榜各取進士50名),平均2.3年開科一次、每科錄取進士約240人。清代舉行的112次科舉考試,每科錄取的進士數目有一定的起伏(見圖1清代進士歷史分布圖),大體呈W型分布,三個極高點和兩個極低點勾勒出這個「W」型的輪廓,三個極高點分別是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的449人(滿榜50人、漢榜399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的399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的346人,兩個極低點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的146人和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的81人。



若按不同皇帝統治時期來劃分,入關以來十位皇帝中除最後一位皇帝(其統治期間科舉制已廢止)外,其餘九位皇帝均開科取士,並且不同皇帝時期的錄取狀況有著比較明顯的差異。清初的順治朝平均錄取人數最多(383人)、清末的光緒朝平均錄取人數次之(315人);康熙、乾隆兩朝雖錄取總人數較多(乾隆朝錄取進士人數最多,為5384人,康熙朝4088人排第三,僅比光緒朝少2人),但平均錄取人數卻最少(康熙朝195人、乾隆朝199人);在康熙朝、乾隆朝之間的雍正朝的平均錄取人數僅次於順治朝和光緒朝(為300人)。平均錄取進士人數最多的三個時期,其原因各不相同:順治朝是因為改朝換代之際急需選取進士充實官府與籠絡人心;雍正朝則是著力解決在應考士子人數急劇增加狀況下保持一定錄取比例的問題,這一努力甚至一直持續到乾隆十年(1745年)的乙丑科。如果排除時局如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光緒朝則主要是在嘉慶朝基礎上緩慢增長的自然結果。平均錄取進士人數最少的是康熙朝、乾隆朝,其原因也不相同:經過順治朝八次大規模的開科取士,康熙皇帝統治時期已不需要大量新進士充實官府。乾隆朝前五科考試延續了雍正朝的做法,自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開始錄取人數持續下降直至乾隆朝末期,其主要原因是乾隆皇帝以此作為解決官員壅滯問題的重要途徑。

三、清代進士之地理分布


清初,內地沿襲明制共設有十五省:直隸、江南、浙江、山西、山東、河南、陝西、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省分為湖北、湖南二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二省,陝西省分為陝西、甘肅二省。十八省的體制即從康熙六年起,一直至光緒九年未變。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設巡撫並新建行省;光緒十一年(1885年),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始建台灣行省,二十一年(1895年),台灣省割讓予日本;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奉天、吉林、黑龍江改建行省,設巡撫及東三省總督。故終清之世即為22個行省。當然,18個省的區劃延續了長達200年之久而無所更張,成為中國歷史上穩定時間最長的高層政區體系;也由於延續時間長,而形成了所謂的「本部十八省」的概念。因東三省改建行省在科舉制廢止之後,故除奉天、八旗之外,進士的籍貫應當為20個省,台灣府的27名進士中,有20名進士在光緒十一年之前考中,當時仍屬福建,7名進士在光緒十一年之後考中,台南府、台北府各有2名進士均在光緒十一年之後考中。屬新疆行省的進士僅有1名,光緒十二年1名進士屬迪化直隸州;屬迪化直隸州的另1名進士於同治四年考中,當時屬甘肅。鑒於台灣、新疆建省時間短、進士數量少,本部分清代進士的省際地理分布仍按傳統的十八省、奉天、八旗二十個區域來劃分。



如圖2所示,清代進士在各省之間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進士人數最多的三個省份江蘇、浙江、直隸占進士總數的比例均超過了10%,進士人數最少的七個「省份」四川、湖南、雲南、貴州、廣西、甘肅和奉天占進士總數的比例均在3%以下,進士人數最多的江蘇是進士人數最少的奉天的16.02倍。沿海省份的進士數目遠遠超過內地和邊遠省份的進士數目,沿海直隸、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的進士數佔全國進士的48. 82%(13108/26849),幾乎為一半;而邊遠「省份」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甘肅、奉天六「省」的進士數僅佔全國進士的11. 76%(3158/26849),略高於十分之一。省際之間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水平的巨大差異,文化教育狀況的差異也不容忽視。

四、清代進士之歷史地理分布


清代進士地理分布省際之間的差異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圖3所示,分別代表二十個區域112科進士占當科進士總數比例變化的二十條曲線,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曲線逐漸匯合,代表進士分布的省際差異逐漸縮小。其中江蘇、浙江、直隸等進士大省總體呈明顯下降趨勢,陝西、河南、江西、廣東等進士中省總體呈微小的下降或上升趨勢,廣西、貴州、四川等進士小省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圖中三條直線分別是三種類型代表省份的趨勢線,最上面的一條代表江蘇省、中間一條代表陝西省、最下面的一條代表廣西省。



在統計學上,可以用標準差來表示某科進士省際分布的均衡狀況,標準差的值越大說明省際分布越不均衡。如圖4所示,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以前,標準差的值比較大,在5上下波動,其值均大於4,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在4上下波動,嘉慶直至同治年間標準差基本保持在2~ 3,光緒年間已經相當穩定,其值為約為2。如果擇其兩端的順治朝和光緒朝加以對比,順治朝八科標準差的平均值為6.35,光緒朝十三科標準差的平均值為1.89。此外,從圖4還可發現,清代進士省際分布的均衡化過程在乾隆末年出現了一定的反覆,乾隆年間最後九科標準差的平均值為4.68,明顯大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二十七科標準差的平均值3.69,當然還是小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以前二十五科的平均值5.72。清代進士省際分布逐漸均衡化的直接原因是科舉大省進士比例逐漸降低,科舉小省進士比例逐漸升高(詳見表2,分別選取江蘇、陝西、廣西代表科舉大省、中省、小省的變化情況)。然而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開始,改「南北卷」制度為「分省取中制」,中國科舉史上關於「憑才取人」與「分區取人」的爭論,越到後來越是「分區說」佔了優勢,而且分區取人的辦法還越來越具體,區域配額越分越細。




五、研究結論


(一)本研究統計數據來源於最新也是質量最好的研究成果:江慶柏2007年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清朝進士題名錄》,並參閱相關文獻對其中24個進士的籍貫(省級)進行了校正。已有的清代進士分布研究,其統計數據絕大多數來自於《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其中進士人數、籍貫均存在不少的錯誤。


(二)清代進士在歷史分布上呈W型。三個極高點分別是順治十二年、雍正八年、光緒二十四年,兩個極低點分別是康熙二十七年和乾隆五十八年。每科錄取人數的歷史變化首先歸結於政治形勢的變遷。


(三)清代進士在各省之間的分布呈不均衡狀態。進士人數最多的三個省份占進士總數的比例均超過了10%,而進士人數最少的七個「省份」均在3%以下。沿海六省的進士數佔全國進士總數幾近一半;而邊遠六「省份」僅略高於全國進士總數的十分之一。省際之間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水平的巨大差異,文化教育狀況的差異也不容忽視。


(四)清代進士地理分布省際之間的差異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清代進士省際分布的差異逐漸縮小,其直接原因是科舉大省的進士比例逐漸降低,科舉小省進士比例逐漸升高。而根本原因是自康熙五十二年開始,會試錄取改「南北卷制」為「分省取中制」,即最高統治者通過政策壓縮科舉大省過高的進士錄取人數,提高邊遠省份的錄取人數,歷史事實表明這一政策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本文選自:《考試研究》第3期(總第26期) 2011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不一定是發展史:中國古代都城形態史的解構
唐代青海若干疑難歷史地理問題考證

TAG: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