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世國寶揭秘:清朝皇帝為何愛戴「戒指」

傳世國寶揭秘:清朝皇帝為何愛戴「戒指」

原標題:傳世國寶揭秘:清朝皇帝為何愛戴「戒指」



扳指又被稱為玉韘,是古代拉弓射箭時所使用的一種工具。根據《說文》中的記載:「韘,射也」,說明此物是騎射所用的器具之一。

玉韘最早出現在商代,到了春秋戰國時就比較流行了。幾千年來,扳指曾出現過很多種樣式,最多的,當數坡形扳指與桶形扳指。其中,坡形扳指出現的時間較早,早期還有弦槽,後來被取消。我國古代的坡形扳指一直延續使用到了明代。到了清朝則主要流行桶形扳指。傳統的漢族扳指與滿族、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區別:漢族扳指從側面看呈梯形,而蒙古族、滿族的扳指一般為圓柱體。



北京故宮就珍藏著幾件清代帝王所佩戴過的扳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件翠玉扳指,直徑為2.8 厘米,高為2.8 厘米,通體呈翠綠色,色澤晶瑩溫潤,彰顯出皇家御用品的高貴氣派。為什麼清朝的皇帝會如此鍾愛一個小小的扳指呢?這還要從他們的祖先說起。


自古以來,女真族便被稱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以放牧與狩獵為生,騎馬射箭是每一位成年男子必須掌握的生存本領。因此,弓箭與扳指也就成了他們必不可缺的物品。滿族作為女真族的後裔,自然繼承了祖先的生活方式。



滿族早期的扳指,通常是用鹿骨所制,滿語叫「憨得憨」。當年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戴著這種扳指馳騁於草原之上,彎弓射箭,統一了整個女真部族。從此以後,八旗士兵便佩弓帶箭,馳騁於天地間,建立了大清王朝,再次統一了中國。



在清朝建立之初,為了不讓子孫後代忘記祖宗這段以騎射得天下的歷史,包括皇帝在內,所有的皇親國戚都必須學習騎射。順治皇帝在紫禁城內修建了箭殿作為習武的場所,並且親率王公貴族在此練習騎射。而作為練弓射箭的工具——扳指也一直陪伴在帝王的手中。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順治皇帝用扳指確定自己陵寢位置的故事。


清初的幾代皇帝都精通騎射,並且十分鐘愛行圍狩獵。當然狩獵不單是為了供帝王消遣娛樂,它還有著操練軍隊、練習騎射的目的。因此,皇室每年都會舉行規模宏大的狩獵活動,皇帝一馬當先,無數的精騎尾隨其後,威風凜凜,方圓幾十里的飛禽走獸無不驚魂四散。這種接近於實戰的演練,從順治皇帝起,一直持續了上百年的時間。



到了乾隆時期,國家逐漸富強起來,為了告誡子孫不要忘記祖宗以騎射得天下的歷史,乾隆皇帝親自示範,經常率領子孫進行狩獵活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就收藏著幾幅乾隆皇帝戎裝騎馬射箭的畫卷。在《乾隆大閱圖》中,描繪了乾隆即位後第四年(即1793 年),他在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儀式的情景。


畫中的乾隆皇帝頭戴帥盔,身披鎧甲,佩弓帶箭,神態莊重,英姿煥發。仔細看他的右手拇指處,便會發現,他佩戴著一隻白玉扳指。除了上述這幅畫卷,北京故宮博物院所珍藏的另一幅《乾隆騎射圖》,就很好地展現了這位「十全皇帝」的騎射之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眼流年 的精彩文章:

楚霸王項羽帳下五大將排名 五大將誰最厲害
毛澤東如何評價諸葛亮?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

TAG:一眼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