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革是為解決重大金融風險,釋放出更多金融生產力

改革是為解決重大金融風險,釋放出更多金融生產力

5月19日,由中國金融博物館、中國金融啟蒙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金融啟蒙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年會主題為「中國金融安全與風險防範」。

本次年會從金融本質出發,討論了當前全球與國內經濟格局下,中國金融安全與穩定的要素,應對金融風險的重要舉措。

實際上,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排在首位的就是防範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各類重大風險。

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在論壇上表示,我們要用冷靜、清醒的眼光來對待新生事物。金融風險在我們整個社會當中有很多潛在的風險點,從監管部門到機構到投資者,共同打好一場金融風險的攻堅戰,對我們所有人來講都是一次考驗。

建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也認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是金融改革的立足點和著力點,也是金融宏觀調控的落腳點。改革就是解決重大金融風險問題,為實施宏觀調控奠定基礎,釋放出更多的金融生產力,為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原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強調,無論作為金融機構而言,還是對於金融監管機構而言,防控風險都是永恆的主題;對於金融企業而言,不能防控風險就不能持續經營就有可能陷入困境,甚至破產。

金融安全的基礎也在於金融生態的建設,同時還在於金融啟蒙與金融普惠培養民眾金融素養。過去數年的金融啟蒙教育經驗顯示,投資者教育與金融啟蒙會幫助我們大大降低金融的門檻,讓投資者、理財者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而科技則能夠讓金融啟蒙更美好。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金融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席吳曉靈也表示,在追求通過金融實現小康生活的今天,用普惠金融服務實現居民的財富增長,服務精準扶貧事業,是我們每一個金融從業人員的職責。我們期待各界人士不斷推動整個社會對金融的理解和把握,為中國現代金融體系的完善貢獻力量。

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祁斌則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偉大的企業得益於科技和資本的結合。中國的金融改革無非是兩件事情,第一是發展金融市場,第二是改造商業銀行。我們一方面要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快社會經濟體制當中的建設,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不怕鬥爭,勇於鬥爭,但更要善於創新性地強化合作。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自信。

本文來源:和訊網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隆財富 的精彩文章:

商務部駁外資雜音:自主開放不是對美讓步

TAG:意隆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