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蠅頭小利賤賣大片國土,俄國政府淪為全世界笑柄

為蠅頭小利賤賣大片國土,俄國政府淪為全世界笑柄

描繪阿拉斯加交易條約簽署現場的油畫

阿拉斯加——北美大陸的最西北端,廣袤荒涼的原野。最早,探險家維他斯·白令和俄國探險家阿列克謝·奇里科夫,在他們第二次勘察加遠征之旅中發現了阿拉斯加,並且帶回了上等的皮草。在皮草貿易利潤誘惑之下,俄國人很快便將阿拉斯加這塊寶地收入囊中,成為俄羅斯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里,阿拉斯加地區的皮草生意為俄國提供了豐厚的利潤。

發現阿拉斯加的維他斯·白令,今日的白令海峽正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由於人類過度捕獵導致皮毛動物的數量不斷減少,阿拉斯加的皮草貿易在1860年代開始慢慢衰竭。與此同時,在第二次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兩國聯軍還圍攻了俄國本土和阿拉斯加之間的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港,差點威脅到俄羅斯與其美洲殖民地的連接。再加上經過第二次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俄國國庫日漸空虛,最終使得俄羅斯人做出決定,向美國出售阿拉斯加這塊易攻難守的「不毛之地。」按照當時俄國人的看法,將這塊領土轉賣給美國人不僅能夠減少一筆無謂的駐軍維護費用,還能讓美國人加入到制衡英國人的隊列中,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

1860年,由俄羅斯控制的阿拉斯加疆域地圖

1859年,俄羅斯人第一次向美國政府提出交易阿拉斯加領土的請求。但由於正好碰上了美國南北內戰時期,忙的焦頭爛額的美國政府根本無暇顧及購買領土事宜,這次交易最終不了了之。內戰結束後,俄國人再次向美國政府發出購買領土的邀請,這次邀請得到了美國政府積極的回應。經過初步商談後,雙方同意以每平方公里4.74美元的價格購買領土。按照這個價格計算,整塊阿拉斯加殖民地的總價約為720萬美元。

用於支付購買阿拉斯加領土的720萬美元支票

當購買阿拉斯加的消息傳出之後,不明真相的美國民眾頓時炸開了鍋。不少人批評主導這次交易的美國國務卿威廉·蘇厄德「幹了一件大蠢事」,用納稅人的血汗錢買回來了一個根本沒有任何用處的「北極熊後花園」。一些批評他的人甚至將阿拉斯加蔑稱為「蘇厄德的冰箱」、「蘇厄德乾的大蠢事」。儘管購買領土一事飽受美國民間口誅筆伐,但是美國國會最終還是批下了720萬美元的購買費用,完成了這筆交易。

主持併購阿拉斯加事宜的美國國務卿威廉·蘇厄德

1867年10月18日,俄美兩國代表在阿拉斯加南方的錫特卡舉行正式的領土交接儀式。一位在場的芬蘭鐵匠將事件的全過程記錄在了自己寫的書中:

在我們抵達錫特卡幾星期後,美國人來了,用兩艘蒸汽船運來了屬於美國的東西。幾天之後,新的總督在一群美國士兵的保衛下抵達了。俄羅斯總督的木質小房子坐落在高高的山頂上,房子門前上的旗杆上曾經飄揚著俄國的雙頭鷹旗,但是現在已經被美國的星條旗所代替。在交接儀式當天的下午,從船上下來的美國士兵拿著國旗、踢著正步——但是沒有樂隊為他們伴奏——來到了總督府門前。俄國士兵已經在那裡排好隊,等待美國人的到來。之後,俄國人開始將自己的國旗降下。這面旗幟似乎知道自己即將離去,它死死地卷在了旗杆上不肯降下,無奈的俄國人只好派出一名士兵將它扯下來。當俄國的旗幟降下之後,美國人發射了自己的大炮,而當星條旗升起的時候,美國人再次讓自己的大炮轟鳴起來。然後,美國的衛兵接替了俄國的衛兵,守衛著村莊的大門。

在「諾姆淘金熱」中,淘金者們紛紛在諾姆的海灘上架起帳篷和設備進行淘金活動

橫穿阿拉斯加凍土的輸油管路,凍土之下的石油讓美國人賺了個盆滿缽滿

在易手之後,阿拉斯加這塊「不毛之地」很快就證明了自己蘊含的真實價值。1899年,三位美國人在阿拉斯加西部的諾姆發現了一處金礦。這裡的金礦十分富饒,人們甚至可以在河灘上直接撿起亮晶晶的金子。消息傳出後,大批淘金者聞風趕到荒無人煙的諾姆進行淘金活動,由此開始的「諾姆淘金熱」成為了與「費爾班克斯淘金熱」、「克朗代克淘金熱」齊名的北美淘金熱著名事件。直至今天,諾姆地區的金礦依然在產出黃金,其總產量已經達到了111.6噸,摺合四百億美元!單以黃金計算,阿拉斯加的價值便是720萬美元的五千倍價格以上!而除了黃金之外,阿拉斯加的凍土之下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物和石油資源,這些資源均為美國人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收入。更重要的是,俄羅斯自此喪失了扼守北冰洋航道的資格。

可以說,賤賣阿拉斯加,是俄羅斯政府一單得不償失的生意,成為後世笑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兵堂 的精彩文章:

人在車中坐,禍從天上來——美軍A-10誤擊事件
鋼鐵怪獸登陸諾曼底——納粹德國輸的一點都不冤

TAG:點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