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一般情況下,楷書分為歐顏柳趙,但這裡面的絕妙高招你肯定不知道

一般情況下,楷書分為歐顏柳趙,但這裡面的絕妙高招你肯定不知道

如果你問某個搞書法的人:黑白指什麼?他要說不知道,那你告訴他:你根本就不懂書法!黑白這個概念是個辯證的哲學問題,運用在書法里那是相當的重要。不知黑白便不懂書法。要不我怎麼多次說過,學習書法必須要懂哲學呢!關於黑白,前人有很多的描述:

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笪重光說:「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體度之變化由此而分」。

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其實,黑白的觀念由來已久,《說文解字》里就說:「黑,火所熏之色也」,「白,西方色也」。

「白」,指無墨處,即「虛」處;「黑」,指有墨處,即「實」處。「黑之量度為分,白之虛凈為布」。

「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被推及萬物,視為宇宙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總規律。而「黑白」作為「陰陽」的組成因素之一,被上升為「道」的哲學層面。

書法伴隨黑白而生,書法不同於其他藝術的一大特點就是黑白,書法給人的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強烈的黑白對比。

黑謂眾色之主,亦稱色彩之父。五彩濱紛的世界,無處沒有黑的影子、黑的「基因」。黑在書法中是指毛筆蘸墨書寫在紙上的點畫。墨所富有的濃、淡、潤、渴、暈等變化,表現出寂靜、古雅、幽玄等極為深遠的東方精神。

中國書法的空白是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空白便沒有書法。空白和墨線一樣起著神采飛動、意味深長的作用。空白是書法審美上的「大象無形」,它在尺幅中是「有限的」,更是「無限的」,因為它能使人們引發出無數美好的遐想。

書法藝術所構成的形態美、質地美、韻律美、力感美、氣勢美、結構美、章法美、意境美、自然美、風格美等,無不與黑白髮生關係。書法的每一種美一旦離開作品的黑白,便不復存在,無從談起。

中華民族之所以對黑白二色那麼偏愛和敏感,自有其審美心理的根源。炎黃子孫生來是黑眼睛白眼珠,他們發明創造的太極圖就選擇了黑白二色。在自然界,熊貓、喜鵲,特別是丹頂鶴,黑項黑尾白身子,二色相間,再加上頭頂一點紅冠猶如紅印章,恰似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

黑白二字在中國文化的書法、繪畫、立象等方面,被運用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白紙黑字,盡展宇宙人間萬象,承載地坤萬物之德。而且通常被作為「底」色用的白,在文化藝術里更幾乎是無所不能。

為了使通篇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得當、顧盼有情、上下呼應、神氣貫注,散發出一種特殊的美和強烈的藝術感,使欣賞者尋味無窮、品妙無盡,就必須在有墨處見神采,在無墨處顯意趣。無墨處要有精神存在的意境,「虛」中要有物,即所謂「以實求虛」;有墨處要有虛畫之意,「實而不悶,乃見空靈」,即所謂「以實求虛」。

黑白色感不以富麗堂皇、燦爛奪目而見勝,它象一支簡潔和諧的奏鳴曲,僅用一兩種樂器便構成明快優美的藝術語言。

一個好的書家不但要善於用眼睛觀察、發現,用心靈感悟美妙黑白感的自然現象,更要善於用各種手法通過創造黑白美的旋律,去吸引和提高人們的欣賞趣味。

要想正確認識書法藝術的本質,從總體上把握書法藝術及其創作的基本規律,就必須加強對黑與白的思考和研究。

空白意識是作為工具的漢字成為藝術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書法藝術表現形式是否完美成熟的一大特徵。

黑由於白而得到充分顯現,白隨著黑而留下大小相間的空白。空白大都是較抽象的,唯其抽象,才能容納無限的外延;空白作為書法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又都是「有象」的,因為它對畫面起著補充、襯托特別是意境延伸的作用。空白與墨線「陰陽相交」方可「無中生有」成為藝術。

黑的是字,白的也是」字」。「書」在有筆墨處,「書」之妙趣更在無筆墨處。有筆墨處僅存跡象,無筆墨處乃傳神韻。

黑白雖然只有簡單的兩色,但要處理的巧妙恰當,使畫面產生特殊的美感,並非易事。一個優秀的書家,要設法練就善於發現黑白感的眼睛,捶練把握黑白關係的能力。如此,才能在畫面上彈奏出一曲曲動人優美的黑白和弦的樂章。

書法的形式靠黑、白共同完成,影響人們視覺感受的也是黑、白的綜合形象。只有黑或只有白固然不會有書法,黑、白失調也不是好的書法。

黑白關係之處理,能夠表現布白的和諧美,展示縱深的空靈美,譜奏流動的音韻美,營造生命的意象美。

在書法中,一個字就是一個生命單位,一幅字就是一個生命的群體。它們需要黑的線條,也需要白的空間。空白是一個生命形象存在的基礎和條件,又是構成生命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吉林的段成桂,他的書法是學張瑞圖最失敗的典型角色,有形無神
你們都知道,當下書法世界的流行跟風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嗎?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