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伯虎,一個一生坎坷的悲劇性人物

唐伯虎,一個一生坎坷的悲劇性人物

導讀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涼陵江將軍唐輝,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書畫題名中也常用「晉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儉跟隨李淵起兵,被封為「莒國公」,所以唐寅也自稱「魯國唐生」。

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車駕主事,死於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後代子孫多散部在蘇州吳縣白下、橋裡間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這一帶,其父唐廣德經營一家小酒館。其父讓他讀書求取功名,唐寅不負父望,十六歲中蘇州府試第一入癢讀書。

28歲時中南直隸鄉試第一,次年入京應戰會試。因弘治十二年科舉案受牽連入獄被貶為吏,突發變故讓唐寅喪失進取心,從此遊盪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洒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1470年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自幼勤奮好學,天資聰穎。

25歲,唐寅的父親、母親、妻子徐氏、兒子、妹妹相繼逝去。

28歲,唐寅參加錄科考試,期間和好友張靈縱情聲色、花天酒地。

當時的教育部部長方誌有所聽聞,十分厭棄。所以當時的錄科考試的榜上本是無他唐寅的大名的,是蘇州知府為其求情才讓唐寅被錄於榜末。

29歲,唐寅參加鄉試,主考梁儲看了他的試卷驚為天人,給了他個第一名,也就是解元。

梁儲同唐寅說,憑你的才華,明年會試金榜題名並非難事。

唐寅大喜,揮筆寫下一首《七律詩贈恩師梁儲以表奪魁之志》:

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咸思備掃除;

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

三策舉揚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

殊不知,解元這兩個字就跟隨了他一輩子,流傳了百年。

30歲,唐寅參加會試,受徐經泄題案牽連鋃鐺入獄,後被罷黜為吏。唐寅恥不就任,當時繼娶的何氏與其日夜爭吵,被唐寅出妻。

後來的唐寅,遊歷河山,鬻畫為生,有詩云: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私生活中,他依舊貪聲逐色、放歌縱酒,後娶青樓女子沈九娘為妻。

36歲,唐寅選中宋人章庄簡的別墅廢墟桃花塢,開始建造自己的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

作詩《桃花庵歌》云: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45歲,唐寅接受明宗室寧王的重金徵聘到南昌,後發現身陷寧王的政治陰謀中,裝瘋賣傻才脫身歸家。

之後的唐寅的生活更加艱難,因身體多病不能經常作畫,常向好友祝枝山、文徵明借錢度日。

54歲,唐寅病逝,葬在桃花塢北。

這就是唐寅的故事,沒有《唐解元一笑姻緣》,更沒有《唐伯虎點秋香》。

歷史上的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貧困凄愴,但在後人的印象之中,他卻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兒,然而,在其風流倜儻的背後,更直擊人心靈的應該是他那悲情的一生。

傳說里是唐伯虎家大業大,揮金如土,然而事實上恰恰相反,他不但是貧困潦倒,親人相繼去世卻無錢安葬,而且幾次自殺未遂。正如《唐伯虎點秋香》中9527說的那樣,唐伯虎堪稱是慘絕人寰。

唐伯虎一生娶了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因為難產而死,第二個妻子在他仕途失意時,卷了家產棄他而走。唐伯虎的一生中還有一位紅顏知己,據說是位風塵之人,名字叫沈九娘,就在唐伯虎最困難的時候,沈九娘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慰藉了他。但不幸的是,沈九娘也是位苦命之人,早早的就因病而逝了,這令唐伯虎十分悲痛,萬念俱灰。

然而,民間卻有人杜撰說唐伯虎娶了九房妻妾,八位表妹加一個秋香,這當然是純屬虛構。試想,一個連吃飯都不飽,生病都看不起大夫的唐伯虎,又如何能娶得起9房妻妾呢?也可能是後人對這位苦命才子的一個美好祝願吧!

唐伯虎自從仕途失意之後,他一度以「酒仙」李白為榜樣,常常酗酒,使得他在晚年時期身體每況愈下,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之下,他也難以工作,所以生活十分窮困,常常借錢生活。

在此期間,他曾寫了一首《七十詞》來自嘲: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裡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然而,唐伯虎並沒有撐到七十歲,公元1532年,唐伯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享年54歲。唐伯虎去世時,家中一貧如洗,經濟十分困難,最後還是他的好友祝枝山慷慨相助,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在華府中,9527那樣對待祝枝山,就顯得有些不厚道了)。

至於唐伯虎的那些珍品字畫,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並不值錢,唐伯虎曾親口對朋友哀嘆道「上好良田無人買,誰肯購我畫中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功與修悟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十四大名醫之祖,李時珍第十二,華佗第五,第一當之無愧

TAG:成功與修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