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科院:「水中大熊貓」研究獲重要進展 獲國際學術期刊發表

中科院:「水中大熊貓」研究獲重要進展 獲國際學術期刊發表

央視網消息: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是我國珍稀野生動物。經過十年的調查研究,我國科學家在中國大鯢的遺傳多樣性和保護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項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22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

中國大鯢研究獲重要進展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等人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經過10年左右的研究,對全國範圍收集到1000餘個野生和養殖的中國大鯢樣品,首次使用了簡化基因組的方法開展了群體遺傳學分析。研究組結合線粒體基因等多項分析後發現,中國大鯢並非只是一個物種,而是分為陝西、四川、廣西、貴州和安徽,總共五個物種。這五個物種的大鯢分布於黃河、長江、珠江、錢塘江等水系流域,各個物種的分化時間大約在400多萬到1000萬年前。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全球科學界長期劃分的中國大鯢、日本大鯢、美洲大鯢三個物種的界限,將全球範圍的大鯢劃分為中國5個及國外2個,總共7個物種。

作為目前世界上現存體積最大的兩棲動物,中國大鯢具有極高的進化獨特性,它在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這次的研究發現,對未來有針對性地保護大鯢這一稀有野生動物將具有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各機型全露面 殲10戰鬥機首飛20周年紀念
歐盟欲搶佔人工智慧制高點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