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開篇第一段,你讀懂了嗎

《論語》開篇第一段,你讀懂了嗎

《論語》開篇第一段,你讀懂了嗎

我們知道《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開篇部分,我們都很熟悉,甚至背得滾瓜爛熟。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們知道,人們習慣把《論語》的每篇第一句話的頭兩個字用來做篇名,故而,《論語》第一篇又叫《學而篇》,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開篇的第一段。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第一句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裡「說」就是「悅」,喜悅的意思。也就是說,學習了之後時常溫習它,不是很快樂嗎?也有人說,這裡的「習」,是實踐的意思,學了就經常去實踐,不也是很快樂的嗎?我認為都沒啥毛病,溫習知識,實踐操作都是對已學的內容的一個鞏固。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字面上來看,是說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相會,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前文化部長王蒙老先生解讀這句時,理解為「過去你對它有過一點,學到一點,或者讀過的一本書,或者懂得的一個道理,現在又溫習一下,就跟看到了從遠方來的老朋友一樣。」從學習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也很有道理。接下去我們看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人家不了解自己,自己不會因此感到生氣,不也是君子嗎?如果前兩句還能和學習掛上鉤,看最後一句,好像似乎孔子就跑偏了?整理孔子語錄的後人,難道會毫無邏輯地整理孔子的話嗎?字面上意思看上去似乎並無關聯的三句話,為什麼會放在開篇第一段這麼重要的位置呢?

其實,要了解這三句話的真正意義,我們必須要了解孔子的生平,孔子一生周遊列國,是因為他的政治理想,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儘管他的一生仕途不順,但是他一直努力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什麼才是君子呢?開篇第一段就給出了答案。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開篇這部分當成是如何去學習,這樣理解,是有偏頗的。我個人認為,開篇第一段是孔子思想的精華部分,「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而孔子道德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禮」和「仁」,開篇第一段這三句話全部體現出來了。孔子認為值得高興的是「學」是「學而時習之」 ,讓人愉快的「禮」是「有朋自遠方來」,君子是仁義的,「人不知而不慍」,與人為善的體現

這三句話,一百個讀者也許就有一百種理解的方法,入仕者能從中悟出為官之道,學生能從中悟出學習之法,商賈亦能從中悟出經商之道。孔子的思想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我們,我們從中可以讀到一位智慧的老人的善意、一代大師的諄諄教誨。

身在21世紀的我們,身處禮儀之邦的中國,孔子的思想仍然值得我們繼承,《論語》仍然值得我們去品讀思考。

家長、老師們從小教育孩子「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年輕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門在外就要尊敬兄長,行為謹慎),也許就不會出現80老母因沒人養老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告上法庭的悲劇;也許也不會出現二十芳華空姐深夜遇害的慘劇......

如果有時間,帶著孩子,讓我們一起重讀《論語》,相信開卷有益,您一定會有所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學語文讀寫繪 的精彩文章:

TAG:小學語文讀寫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