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風的人不能吃豆腐,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大部分人想錯了!

痛風的人不能吃豆腐,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大部分人想錯了!

很多人喜歡吃豆腐,不僅因為它看上去白嫩可口,還因為它易於消化,營養易於吸收。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很多人只知道豆腐富含蛋白質,其實不僅如此,它還含有多種礦物質、脂溶性維生素等,算得上是營養比較多的食物。就以其中的鈣來說,吃豆腐算是飲食補鈣的一種,而當下很多年輕人都存在輕微缺鈣的癥狀,吃豆腐正好能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民間一直流傳著這種說法,痛風的人不能吃豆腐,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痛風一直被認為是吃出來的疾病。這種病痛是由體內尿酸過多積累在關節中形成結晶引起的,而尿酸則來源於嘌呤分解。因此,避免高嘌呤食物,就成為預防痛風發作的重要原則。嘌呤主要存在於富含蛋白的食物中,大豆也富含蛋白,因此大豆及其製品包括豆腐、豆漿、豆皮等也被列入痛風飲食的黑名單。黃豆、豌豆的嘌呤含量確實很高,每100g分別含嘌呤166.5mg和229.1mg,比肉類嘌呤含量還高。從這個角度看,似乎痛風人群確實要少吃豆類。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以往認為豆類食品嘌呤含量不低(每100g的菜豆中含有29.7mg嘌呤),又是所謂的「發物」,可升高血尿酸水平,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因此也被痛風患者視作需要限制的食物。然而事實上,研究表明,食用豌豆、扁豆及豆類與痛風的發病無明顯關係。豆製品(包括豆漿)的攝入總量還與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負相關,且有研究認為,豆類食品中含有異黃酮類物質可以促尿酸排泄,有助於尿酸的排泄。

豆類尤其是豆製品不但不會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反而可降低血尿酸水平,是痛風的保護因素。對於聞豆腐色變的痛風患者,其實更應該注意菌菇類這一被忽略的高嘌呤食物。菌菇類乾貨雖然食用量少,但其豐富的嘌呤含量,對於痛風急性期的患者來說仍然是需要限制的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健康知識:誘發痛風發作的最直接的因素有哪些?
貴陽軍康醫院——大腳趾發熱顏色變成暗紅色有點腫脹注意痛風!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