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麥進入灌漿期後,如何提高產量

小麥進入灌漿期後,如何提高產量

大家都知道實現小麥豐產的最後一個關鍵期是灌漿期。小麥揚花後7到10天左右,小麥開始進入灌漿期。小麥灌漿期的目標就是預防小麥早衰,延長小麥灌漿時間,提高小麥粒重。那麼如何有效提高千粒重,提升產量呢?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澆灌漿水,追灌漿肥

此期對水分需求較多,可結合灌水,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若小麥灌漿期出現一次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上的降雨,可以不澆灌漿水;如果灌漿期降水量很少,可以考慮澆灌漿水。群體偏大、生長過旺、具有倒伏風險的地塊盡量不澆灌漿水不追肥。

噴葉面肥,防乾熱風

灌漿期遇到高於3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容易發生乾熱風危害,小麥會提前成熟,產量和品質下降,預防乾熱風可結合防治病蟲害同時進行。可用0.4%磷酸二氫鉀加2%~3%尿素混合液,配合殺蟲劑、殺菌劑混合噴霧。

防治病蟲害

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高峰期,主要病蟲害有麥蚜和小麥白粉病、鏽病、赤霉病及葉枯病等。對於小麥赤霉病,要全面落實預防控制措施;對於蚜蟲,要切實做到「關口前移、壓前控後」,同時控制粘蟲等蟲害,還應及時拔除禾本科雜草。

認真做好小麥灌漿期的各項管理工作,抓住各個階段的管理要點,相信大家都會實現小麥的高產豐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農新村服務平台 的精彩文章:

4月份沙糖桔的管理工作有哪些?

TAG:三農新村服務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