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紐西蘭最任性餐廳!名廚坐鎮,餐費隨意給,竟然沒倒閉還將開遍全國了

紐西蘭最任性餐廳!名廚坐鎮,餐費隨意給,竟然沒倒閉還將開遍全國了

在紐西蘭奧克蘭有這麼一家任性的餐廳,名廚料理,管飽吃,餐費卻由你性子隨便給。

天下還有這等好事?

原來這家名叫「Everybody Eats"的高級餐廳真的店如其名,老闆開店目的就是希望無論誰來,都能吃上一頓好的。

你可能會說,那要是每天都來一幫流浪漢或者飢不擇食的人,信不信幾個星期就吃垮你……

被你說中了!每周一晚6點,無論你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還是生活拮据的窮人都會來。

除了他們,沒錢沒閑的學生黨或是下班懶得做飯的CBD白領精英、想換換口味的大學教授也都可以來這裡。

在這裡,沒有階層之分,人們只單純享受食物帶來的美好。

平時根本沒機會進高級餐廳飽餐一頓的窮人們,在這裡可以享用到來自奧克蘭各大網紅餐廳的廚師做的美食。

因為打著餐費隨意(pay as you feel)的旗號,這家餐廳一開業就很火爆,吸引了很多吃不起飯的窮人。

雖然餐費隨意,但很多窮人依然付不起錢,老闆因為怕他們給不起飯錢感到尷尬,餐廳的付款箱被放在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吃上一頓好飯。聽起來非常烏托邦,不是嗎?

01

不止是餐廳 更像一個家

Everybody Eats的創始人Nick Loosley就是一個理想化的人。

他既不是什麼富二代、也不是一夜暴富之後想做慈善,開店的初衷就是希望幫助那些吃不起飯的人,既希望他們能吃一頓好的,也希望他們能夠被友善相待。

餐廳內擺放的都是長桌子,這樣不認識的食客需要坐在同一張桌子上,

「我希望他們既能分享食物,也能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人生經歷。」

如今世界上讓窮人以廉價甚至免費,吃到美味食物的公益組織其實並不少,比如梅根王妃之前一直做志願者的Soup Kithchen,但Everybody Eats這樣的餐廳,強調各階層身份的人融合相處、同桌進食的餐廳卻幾乎沒有。

當Everybody Eats的回頭客們談起為什麼會來這裡時,除了食物美味外,他們談到是這裡的氛圍讓他們感動。

他們中的很多人苟且一生,風餐露宿,果腹是他們唯一的要求,但自從來到這裡後,他們發現吃飯的意義不一樣了

住在天橋下的50歲的流浪漢Kom1k,幾個月來一直是這家餐廳的常客。他在這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遇到各式各樣他生活中從未敢想會有交集的人,這種感覺很奇特。

「你可以隨意地坐在一張桌子上,和任意一個人聊些隨意的事。我在這交了不少朋友,有些是和我一樣的流浪漢拾荒者,有些人是在CBD上班的商務人士,還有些學生。

一踏進餐廳,你能感受到所有人都那麼友善,被所有人善待。一坐下來,他們就會給我倒杯水。」

是的,儘管大家從未謀面,但是萍水相逢,就有了家的氛圍,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

02

每個人不再是座孤島

另一位來這裡吃飯的常客Mercedes,是一位靠政府福利過活的單親媽媽,她常年飽受慢性疼痛的折磨,每個月她交租後,只能用僅存的一點錢來應付其他生活花銷,實在是捉襟見肘。

對她來說,每個星期一次的"Everyone Eats",是她一周里能吃到的最有營養的一頓飯。她很珍惜有蔬菜吃的日子,因為蔬菜實在太貴了,她很多時候只能靠便宜的垃圾食品充饑。

Mercedes形容Everyone Eats提供的食物,「充滿了關懷與愛」。

就在上個星期,Mercedes和她的女兒在吃完飯後,為了表示感激,她寫了一封信,小女孩畫了一幅畫送給餐廳的所有人。畫上有三個小人,兩個大人一個小孩,象徵著一個家庭。

小女孩說「這個餐廳就是她的家」。

許多退休老人的也喜歡來這裡,Merve Hewitt 就是其中之一,覺得這裡的人們幫他趕走了寂寞。

「一個人生活很孤獨,到這裡之後,你可以和人一起邊吃邊聊。給人的感覺是,你又重新受到了關注。」

03

生意火爆,為何能如此任性?

這樣的餐廳,雖然充滿了人文關愛,但是從商業角度講,要持續開下去會不會很難?

每周一晚,餐廳都會為食客們準備三道菜,這三道菜在其他餐廳的花費一般在$20-$50紐幣,並且通常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會給錢。

這樣的營收狀況根本無法維持一家普通餐廳的日常運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 愛心志願者

事實上,這家高級餐廳,無論廚師和服務員,許多人都是志願者,他們都是自願來幫忙勞動的,這極大節省了人力的成本。

餐廳一直也沒有接受政府或慈善組織捐款。創始人表示,

「我希望證明,這個餐廳是能靠社會的力量和志願者們的支持運營下去的。」

來自Takapuna的志願廚師Thomas,之前已經做了13年的行政主廚。他表示,

「這是很好的回饋社會的方式,我終於有時間、有能力幫助其他人了。」

這是許多大廚來到這裡的原因,他們希望自己的小小才能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對於其他的志願者們來說,餐廳的理念和氛圍是最吸引他們的。

「這裡的人都非常非常親切友善,而且來到這裡的人都是真正需要食物和交流的人。」

另一方面,完成每次的晚餐對於這些大廚們來說,還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與平時在高級餐廳各種準備周全不同,在這裡他們不知道當天的食材有些什麼。

而且更具挑戰性的是,他們還必須用未知的食材在短時間內準備250人的三道菜晚餐——湯、主食,還有水果甜點。

此外,還有一支25名志願者組成的服務生隊伍,幫忙準備晚餐和餐後的清潔。

服務人員中,不乏許多上了年紀的女士,但是她們依然手腳利落認真地完成每一次送餐。

/// 免費食材

餐廳之所以能順利運營,和它的食材來源是免費的息息相關。

其實,紐西蘭目前的食物過剩問題相當嚴重,一方面是大量仍可被食用的食物被丟棄浪費,另一方面是許多貧困的人買不起食物,食不果腹。

Everyone Eats選用的食材主要由紐西蘭的「食物拯救」組織Kiwi Harvest提供,該機構每月從全國200多個超市「拯救」4萬多公斤過了最佳食用期(BBD)的食物,然後分發給全國215家慈善組織和社會福利機構。

Everybody Eats餐廳就是通過其中一個慈善組織奧克蘭City Mission領取免費食品。

創始人Nick Loosley強調這些食物只是過了最佳推薦食用期(Best before的日期),但沒有變質。他們絕對不會採用任何對健康有影響的食物。

雖然食材是免費的,但每次拿到的數量卻是隨機的。因此對他們來說,每周一次為200多位就餐者提供三道菜的美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但享受未知,這也是所有樂趣之一。Nick說:

「這項工作既令人興奮,又具有挑戰性。我們拿到一點點錢,這樣就能夠買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從而減輕些壓力,因為你知道你能夠有東西放到餐桌上了。」

他的做法是,從前一周就餐者捐贈的錢中,拿出一部分買些額外的東西,以便製作一些佐餐的美食,包括做湯用的奶油、做甜點和冰淇淋用的雞蛋等。

/// 游擊餐廳

Everybody Eats餐廳位於Gemmayze St,但每周只開放一次。因為他們沒有自己長期的地盤,只能每周一免費利用別人家餐廳的廚房來加工,然後為人們提供餐食,這也為他們節省了開支。

創始人 Nick Loosley 希望Everybody Eats能夠固定下來,成為永久性餐廳,為此他準備籌集12萬元資金,他提出了:「feed bellies,not bins.餵飽肚子,而不是垃圾桶。」

目前他得到了不少商家的支持,而且已經籌集了接近10萬紐幣。(眾籌鏈接:https://www.pledgeme.co.nz/projects/5626-everybody-eats-feeding-bellies-not-bins)

如果有固定地點,就可以自負盈虧,籌集資金是為了租個地點,但這種經營模式不會變。

他說自己還有一項宏偉計劃,就是幫助在紐西蘭其它地區建立Everybody Eats餐廳。

///

有數不清的人

他們白天也有自己的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下班後來餐廳幫忙常常非常辛苦

可是每個人都無怨無悔

小編相信

Everybody Eats這樣的餐廳

會在紐西蘭土地上繼續存活

幫助每一個顛沛流離命運坎坷的人

讓那些孤獨的人們感到被尊重和關愛

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家餐廳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現紐西蘭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編了本《抗日神劇大全》,賣的還挺暢銷,真是丟人帶顯眼啊…
紐西蘭紅薯價逆天了!只有真·土豪才能吃得起

TAG:發現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