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諱莫如深——莫國,被人為抹去的國家,曾與東周洛陽分庭抗禮

諱莫如深——莫國,被人為抹去的國家,曾與東周洛陽分庭抗禮

《姓氏考略》中說,上古帝顓頊(zhuān xū)造「鄚陽城」(今河北任丘縣鄚州鎮一帶),後有支庶子孫定居鄚陽城者去邑為「莫」,取地名為氏,這說明莫姓很早就已形成了。到了西周晚期周宣王時將鄚陽城分封給庶子姬望,以當地流行的氏為名建立莫國。

關於莫國正史上絕無記載,但這不是漏記,也不是因為莫國沒有什麼值得可記載的國政大事,而是源於「諱莫如深」。「諱莫如深」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事件重大,諱而不言,把事情真相隱藏得很深。這個成語的相關故事出自《春秋》中記載的一樁魯國的宮廷醜聞,但孔子並沒有直言不誤的記述這件事,關健之處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而後來解釋《春秋》的《梁谷傳》卻無意中道出了「諱莫如深」這個前塵典故。「何也?諱莫如深,深則隱。苟有所見,莫如深也。」原來東周之初的莫國曾出現過一個與東都洛陽周平王分庭抗禮的周朝政權,而且這個政權比洛陽周平王的政權還具有合法地位,它在東周歷史上存在了長達二十年。這段歷史就是當時的執政者以及史官們極力要「諱莫如深」的「二王並立」的事實,這位與周平王對立的周王就是周攜王姬望,也是當時莫國的國君。

由於周攜王的政權是不被正統所承認的,所以連同他的莫國歷史也一筆被抹煞乾淨。自此,上至諸侯公卿,下到黎明百姓,誰也不敢公開談亂有關莫國的事,諱莫如深。不過,這段歷史直到三百多年後的戰國才被魏國和楚國的史官簡略的記載下來(西晉出土《竹書紀年》以及戰國出土楚簡《系年》)。

文/堰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戰國的時候,周天子只有一次機會一統天下
他不僅是杜甫的祖先,更是歷朝歷代都要祭祀的人物!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