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品推薦——乾隆粉彩喜愛收藏者追捧!

精品推薦——乾隆粉彩喜愛收藏者追捧!

明清官窯重器,特別是乾隆重工御瓷,一直以來被認為代表了清代宮廷藝術的最高成就而備受世人推崇,是市場上的硬通貨。

此次推薦一件官窯重器:清乾隆 宮粉地洋彩鶴鹿同春如意瓶,拍行為之推出單品專拍,足見分量。

該瓶口呈蒜頭狀,斂口,垂腹,圈足外撇。腹部通景繪鶴鹿同春圖,群峰疊嶂,蒼松、翠柏林立,瑞鹿仙鶴悠然其中,餐松飲澗,其樂融融。頸及足牆施宮粉地,錦上添花。口沿下、肩飾如意雲頭一周,頸部及足牆飾蕉葉紋,綴朵花、寶珠。每層紋飾描金線相間。底施松綠釉,中礬紅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款。

Lot 1

清乾隆 宮粉地洋彩鶴鹿同春如意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500,000-700,000 歐元

尺寸:高28 公分

來源:法國私人舊藏

如本瓶所繪之鶴鹿紋飾,極其鮮見於清宮御瓷,亦不屬於御窯常例。據《清宮瓷器檔案全集》記載,僅兩例洋彩鶴鹿圖如意瓶。乾隆十三年,太監海福送一對此等瓶往佛堂 。又, 乾隆三十四年,命御窰制兩瓶為賀壽禮品,分別三兩八錢及七兩六錢 。佛堂乃皇帝御所重要的一部份,內有祭祖堂、並為皇帝拈香禮佛之所。三希堂畔、養心殿東西兩旁各供一佛堂,圓明園內亦專設佛堂 。

據載,紋飾相近之瓶僅見一例,亦存於法國,出自 Ernest Grandidier (1833-1912年)珍藏,現收錄於巴黎吉美博物館,圖載於Xavier Besse,《La Chine des porcelaines》,巴黎,2004年,圖版56。較此瓶之器形紋飾,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裝飾手法相異,幾乎可以肯定出自不同畫師之手,而兩者描繪山林幽美之法,同樣受郎世寧畫風影響,可參考其絹本畫作。

乾隆帝命景德鎮御窯特製此等洋彩瓶,所成珍品,實屬其瓷藝巧奪天工之傑作。洋彩,乃景德鎮御窰以琺瑯彩為本, 推陳出新之神作。琺瑯彩通常於景德鎮御窰廠內燒制器胎,品質絕佳者後運至紫禁城造辦處加繪紋飾, 遂而得之。「洋彩」及「琺瑯彩」均意西洋顏料,以摹效西洋繪畫著稱,得益於歐洲傳教士及其精進西方技術的融合。而洋彩花卉紋飾,更施西方繪畫中精細入神之明暗光點技巧。無論洋彩及琺瑯彩瓷,均多為單獨或成對製作,絕非成批製造。反觀景德鎮為朝廷製作之大量瓷器則多屬成批製作, 其珍罕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粉彩八寶勾蓮多穆壺

粉彩瓷創燒於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工藝,由於色調淡雅和有粉潤之美,故而稱為「粉彩」。粉彩的主要原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來的。製作時,在燒好的素瓷上以玻璃白打底,用國畫技法以彩繪畫紋樣,然後用低溫爐火燒烤而成,當時的粉彩器均由景德鎮窯燒造。

康熙皇帝是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在位61年,為了總結借鑒明代興亡的歷史教訓,於是他潛心研究漢文化,善於引進和採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康熙一朝在社會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同樣,在陶瓷生產上亦是日新月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康熙王朝新創了粉彩和琺琅彩繪瓷工藝。在器物裝飾上,康熙時為了突出圖案的精美,就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一種特定的形狀,如扇形、圓形、菱形等,然後在其內飾以紋飾,這種表現手法俗稱「開光」。康熙時的粉彩製品,由於初創階段,所以流傳下來的官窯品甚少。當時器物的胎骨較厚,彩繪也簡單,圖案以雲龍為主,畫面上多有留白,於疏朗中見典雅,令人遐想。

乾隆時的粉彩甚為盛行,在彩瓷領域中,已取代了五彩,趨於主導地位。乾隆時期的器物以新、奇、巧而聞名,沒有明代瓷器的大氣典雅,沒有康熙的古樸渾厚,也不如雍正的秀美雅緻,而呈現出一種雍容華貴、玲瓏精緻的風格。在工藝技巧上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造型上,別出心裁地創造了轉心瓶、燈籠瓶、帶托爵等。在裝飾方面有仿漆器、石器、玉器、木器、竹器、山石等粉彩器物。往往在白瓷上又加繪一種色地,如綠色、黃色、藍色、胭脂紅、紫色等,引人入勝。

乾隆粉彩裝飾的圖案追求華麗繁縟的風格。題材內容廣泛,在傳統的花卉、禽鳥、山水、人物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寓意福祿壽、太平盛世、倫理道德等方面的內容,很多紋飾運用諧音來表達吉祥的祝願,膾炙人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字畫陶瓷交易館 的精彩文章:

一代畫師範曾著名的傑作!
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瓷器以8.7萬英磅被拍賣

TAG:字畫陶瓷交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