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不在多,有,則靈!

石不在多,有,則靈!

知止而能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書房和家作為工作一天之後聚神,

內觀和內修之所,應宜清雅,戒奢豪,

讓自己身心能徹底放鬆,

止,而後方能觀。

歡迎關注最美文房,美得讓你窒息!

中國的文化體系中,石頭是必不可少的構成。溯源我們的建築史,石頭和木頭最早都是建築的主要材料,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以後,人們開始在建築石材上進行美化,於是我們看到了無數精美的樑柱、基石、圍欄、礎柱......。石頭更是製造生活用具的好材料,今天我們經常看到的有石缸、石盆、石桌、石凳......。與石有關的長物很早出現並迅速發展細分,人們找到了石頭與精神生活的聯繫,賞石文玩、造像碑刻、配飾把件,金石硯台等均自成體系。

石文化歷史悠久,最有名的典故是米顛拜石。米芾是北宋大書畫家,文學家,湖北襄陽人,字元章,倜儻不羈,世又稱米顛,愛金石古器,尤愛奇山,世有元章拜石之語。據《宋史·米芾傳》記載,米芾在知無為軍時,聽說濡須河岸有一塊奇怪石頭,形狀玲瓏剔透而又古拙奇醜,與周圍岩石大不相同,人們都不知哪裡來的,感到神奇而不敢動它。米芾匆忙趕去觀賞,一見大喜,具衣冠焚香拜揖,口中聲聲稱奇石為兄。左右看了,覺得這位官老爺十分可笑。米芾又命役夫,將石頭抬回府內,布置庭院中,朝夕觀賞。這就是著名的「米芾拜石」的典故。

家居是人間最美好的辭彙,那是因為她承載著人間最多的情。如果說什麼東西最無情無義,恐怕人們會說是石頭。自古就有用「鐵石心腸」來形容一個人的無情。這兩樣似如水火一樣的東西又會牽出怎樣的關聯呢?編者想到了蘇東坡的《於潛僧綠筠軒》的詞句:「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或許你得到這樣的答案: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石。

你的家裡需要一塊石頭。居無石不安,廳無石不華,齋無石不雅,園無石不秀。

石不在多,有,則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文房 的精彩文章:

來,認識一下,宋代湖泗窯瓜棱執壺
古人木頭書籤,美美噠

TAG:最美文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