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歐說南京:南京地名「金沙井」,傳說挖出過黃金,學習南京歷史必去之地
大家好,我是致力於弘揚南京歷史文化的小歐。
在老南京城南地區有一處老地名叫「金沙井」,它在三山街西南側,東起中華路,西至原銅作坊,長約200多米。這地名有多「老」呢?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有《江寧縣誌》等典籍記載了。
(此地距三山街地鐵站不遠)
相傳在明朝中葉時期,南京地區大旱,赤地千里,以至於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都幾近枯竭。南京城內的老百姓為了自救,就在此地開挖水井,以期度過災情。令人沒想到的是,這裡挖著挖著居然挖出了流沙,沙子里還有些「東西」在閃爍發光,人們抔起一手流沙,湊在眼前一看,驚到:「這不就是金子嗎!?」
(金沙)
但凡和「黃金」扯上關係的消息都十分火熱,不過,在歷史上的那個時期,南京大旱有黃金又有什麼用呢?人們後來將這個挖出「金沙」的這個地方命名為「金沙泉」,再到後來此地成了一條街巷就命名為「金沙泉巷」了。
我想,之所以在名字中帶一個「泉」字,可能就是表達那個時期人們對「水」的渴望吧。
到了清朝,清朝工部的《明代南京城圖》以及南京地方志書《同治上江兩縣誌》都將此地更名為「金沙井」,此地名稱也就一直延續至今。
(1927年南京地圖中的「金沙井」)
「金沙井」不僅見證了南京明清兩代城市的發展與變遷,還與歷史上的「太平天國」有著莫大的淵源。在金沙井36-38號,便是曾經的「太平天國衙署」,太平天國時為干王洪仁玕王府及其六部官衙之一。此地原為晚清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汪士鐸的舊居。
(古迹)
「金沙井」於1999年闢建為居民區,在它附近有一處地名叫「秦狀元境」,小歐我之前有一篇圖集便是介紹這個地方上的美食的,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搜搜看。
您不得不承認的是,南京確實是一座歷史底蘊非常深厚的城市,就這麼一條小街小巷,其背後的故事都能貫穿前後600餘年。我想,不僅僅就這麼一個地方能了解到南京歷史文化,南京城的背後還有許許多多的「地名」,都是南京歷史文化的精華所在,您願意跟著小歐我探訪一個又一個南京故事嗎?
原創作者@小歐說南京
網圖侵刪,請勿搬運文章。
原創不易,點個關注唄~


TAG:南京小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