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中竟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中竟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老話說秀才遇上了官兵,就算是你有理也是說不清楚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對讀書人的最大的一個嘲諷。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讀書的人在社會上是非常受敬仰的。如果你是一個讀書人,那麼你的文化水平不只是很高,就連你的口才方面也是很出眾的,所以在那是後就會很輕鬆的得到皇上的器重,並且會把重要的事情都交個你做。

徐鉉是在南朝時候的一個口齒伶俐的有才的人。在那時候,南唐的後主李煜把徐鉉派到宋朝進行兩國談判,宋太祖趙匡胤知道來談判的人是徐鉉感到十分的煩惱,他清楚的知道在他的朝堂之中的每一個人都害怕徐鉉的口才,所以沒有人敢與他談判。在後來趙匡胤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找到了一個不識字的人來應付他。搞笑的是最後的結果,徐鉉在談判的過程中就好像是對著一頭牛在彈琴一樣,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但是他並沒有得到這個不識字的人的一點點的回復,所以徐鉉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徐鉉在小時候就要過於常人的天賦,他在年僅10歲的時候就可以撰寫文章,而且和韓熙載名望相等,被人們稱為「韓徐」。在亂世中出生的他一定是會牽扯到選擇陣營這件事情的,徐鉉是一名讀書的人,他內心深處的忠心迫使他選擇了南唐。在南唐做官的那段時間,他本身的真憑實力讓他一下子就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了,直至到最後升為了吏部尚書。

趙匡胤在宋開寶七年給大將曹彬下了命令讓他去征討南唐。南唐的後主李煜至清楚的知道這一戰一定是會輸的一敗塗地,但是他害怕整個國家就此滅亡了了,所以他一次又一次的讓自己的朝廷當中最會說的人,也就是徐鉉去進行談判,目的是想要尋得一個和平安寧。

徐鉉首次前去談判的時候和太祖說:「李煜對待陛下,就好像是兒子對待父親一樣,從來都沒有過錯誤,為什麼要討伐我呢?」太祖回答他:「就是啊,既然是父子還需要分兩家嗎?」趙匡胤用父子就應該在一起不應該分成兩家來進行了比喻兩國情況,可以明確的看出他要出兵征伐南唐的決心,所以徐鉉只能無奈的回到南唐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李煜。

徐鉉在第二次進行談判的時候說:「李煜因為有病在身所以不能過來參見尊者,並不是故意拒詔的,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兩個人爭論了很多次,最後宋太祖辯不過他非常生氣,就把劍拔了起來並且非常憤怒的對徐鉉說:「你不要再說了,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經過了這一次的辯論,宋朝上下所有的官員沒有一個不對徐鉉這個人感到恐懼的,更是沒有一個人敢和他一決高下。

所以後來徐鉉又一次過來談判的時候,趙匡胤正在上早朝,所以就在朝堂中想要找一個人出來去對付徐鉉,但是在這朝堂之上的臣子們沒有一個人說話。趙匡胤為此感到非常的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因為無奈所以就開始想一些不一樣的對策,於是就選擇了一些沒有什麼文化的人去迎戰徐鉉,在最後選擇了一個完全不認識字的人而且也不會說什麼話的人作為使者團的團長前去與徐鉉進行談判。

當兩個人一碰見面的時候,徐鉉就又開始了長篇大論不停的在說話,兩邊認識字的人看到這個場面都是非常的驚訝,覺得徐鉉的口才著實厲害,但是只有使者團的團長一個人完全沒有一點的反應。徐鉉感到非常奇怪,所以很多次用婉轉的方法想讓這位使者團團長回答他,但是結果並沒有什麼改變,因為人家根本就聽不懂你說的到底是什麼。最後徐鉉實在沒有辦法了就灰頭土臉的回去了。

趙匡胤在這次的對戰里使用的方法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當一個人知道不管自己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在對手面前還是不堪一擊,永遠沒辦法破解局面,那還不如找一個在這方面完全不懂一張白紙的人上前去應戰,這樣的話會讓對方有一種完全沒有什麼作用的感覺,這樣的話反而會得到好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鶯啼千里飛蝶舞,柳綠花紅,游遍東京,煙雨微醺醉春風 求下闋
冷知識:古人沒有身份證,是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