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西瓜23斤!許昌這兒要打造「中原西瓜第一村」……

一個西瓜23斤!許昌這兒要打造「中原西瓜第一村」……

夏日三大神器—

空調、西瓜、WIFI之一的「西瓜」

許昌這要打造「中原西瓜第一村」

你知道嗎?

GIF

「11.5公斤,『瓜王』誕生!」

5月16日

襄城縣第八屆西瓜旅遊節在該縣湛北鄉尚庄村如期開幕。

經現場評測

尚庄村村民孫興民獲得「瓜王」稱號

他一個勁兒地對遊客說:「歡迎大家去俺家吃西瓜!」

隨著西瓜陸續成熟

尚庄村不僅西瓜走進千家萬戶

而且「中原西瓜第一村」的品牌效益再次被放大

17年前,尚庄村窮得叮噹響

確實,在尚庄村1100多畝西瓜地里,得到「瓜王」稱號很偶然。

面對村裡一座連一座的西瓜大棚,67歲的尚庄村黨支部副書記雪二套不時想起他帶著村民試種西瓜的情景。

2001年,雪二套剛當上尚庄村黨支部書記時,尚庄村「靠山沒有山,依渠渠水干,西走沒有路,東去路坑連,山地望天收,窪地癩蛤蟆尿泡淹,傻呆聾啞成大班」。

俺村窮得叮噹響,在附近是出了名的。」雪二套說,他聽在外打工的村民王國學說種西瓜賺錢,於是帶著村「兩委」主要成員三赴山東昌樂、壽光等地考察、學習種瓜技術。

窮瘋了的村民紛紛報名,但聽說建一座大棚要六七千元,紛紛打起退堂鼓。

「開弓沒有回頭箭。」雪二套動員村「兩委」成員發動親戚帶頭干。

最終,當年秋季,有13戶人家開始種西瓜,僅有一戶沒貸款。誰料,天公不作美,當年暴雪、冰凍天氣肆虐,讓他們連成本都沒收回。

尚庄村村委會主任馮長久家是當年13戶人家之一。「開頭那幾年,是咬著牙挺過來的。」憶及當年,他說,「兩三年後,我們才嘗到種西瓜的甜頭兒。」

2006年,成立專業合作社

2006年,尚庄村種的西瓜有五六百畝,村民遇到問題:「種瓜的多了,瓜苗哪兒的好?怎麼種才能長得好?種好了咋賣好價錢?」

雪二套說,當年,為了滿足大棚瓜菜產業發展的需要,尚庄村成立了綠之洲專業合作社:組織瓜農外出學技術,請專家進村授經驗;引導全村農業生產少走彎路,採取最先進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試種優質西瓜品種;為瓜農和客商牽線搭橋,引導瓜農與客商交朋友,為瓜農提供信息服務。

為了干好該合作社理事長,雪二套推薦年輕人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為瓜農辦事方面。

該合作社作為一個實體,爭取項目資金,為尚庄村西瓜園區打了井、鋪了路,建了育苗基地和批發市場,不斷完善育苗、生產、銷售等環節和設施。2010年,綠之洲專業合作社被農業部授予「一村一品」稱號。2011年,他們申報了湛青牌西瓜。

現在,尚庄村有西瓜大棚400多座,種植西瓜1100多畝。本村的地種完了,他們把鄰村的三四百畝土地流轉過來,建起了西瓜大棚。

尚庄西瓜的品種涵蓋「牛奶爆瓜」「雙星」「甜王」「風光」等系列,具有皮薄、個兒大、色紅、味甜、汁多、耐運儲等優點,遠銷湖北、青海、甘肅、陝西、山西等地。

「當年俺村的孩兒娶媳婦很費勁,現在外村的姑娘爭著往俺村嫁。」種了17年西瓜的馮長久,兩個兒子均已結婚,各有一套二層小樓、一輛小汽車。馮長久個人還有一輛小汽車。

打造西瓜村品牌,擴展瓜菜種植品種

炎炎夏日快到了

以後許昌人吃瓜,買瓜都可以來這裡了

許昌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丨孫學濤

本期編輯丨小小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瓜 的精彩文章:

這西瓜超甜的!四女神失憶!2DARPG遊戲《勇者海王星》9月27日發售決定
貓小樂:金老師想讓阿衰和大臉給自己切西瓜,結果切了自己的屁股

TAG: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