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滴滴,是該寬容?還是拋棄?

對滴滴,是該寬容?還是拋棄?

自從滴滴打車一家獨大之後,網上聲討滴滴打車漲價、殺熟、騷擾等等聲音便綿延不絕,直到空姐遇害事件後達到高潮,大有恨不得一棒子打死滴滴才解恨的勢頭,也直接導致滴滴打車順風車業務停業整頓。

滴滴打車橫空出世時,因其便捷、補貼力度大迅速佔領了市場,對傳統計程車行業衝擊很大,引起了傳統計程車行業抵制,不時爆出傳統計程車對抗打擊滴滴等網約車的事件,那時輿論還是站在滴滴等網約車這邊,幫忙聲討傳統計程車的頑固、落後。

短短的兩年時間輿論風向就轉變如此之大,必有原由,那麼對於滴滴到底是寬容還是拋棄?

壟斷讓滴滴失去了危機感和飢餓感,給了滴滴坐享金山的錯覺。2015年滴滴合併快的,2016年滴滴合併優步中國,從此國內市場一家獨大,再也沒有競爭對手給滴滴壓力,之前為擴大市場份額的拼補貼大戰沒了,拼優質服務降了,想盡千方百計討好用戶的種種都變為了如何最大限度從用戶身上薅羊毛,快速贏利,籠絡民心變成了唯利是圖,滴滴有點膨脹了。

沒有競爭對手,不意味著滴滴就可以為所欲為,市場會用自己的選擇投票。如果說補貼是為了擴大規模,培養用戶,佔領市場,是階段性的行為,達到預期後可以退出,便捷、公平和服務就是長期性持續性的行為,不但不能退出,還要適應市場的需求不斷升級。

利是滴滴第一位的需求,義(便捷和服務)就是客戶第一位的需求,滴滴不是慈善家,用戶也不是羔羊,只有用戶的義得到滿足滴滴才會持續不斷得利,沒有用戶的義滴滴的利就是空談。一家獨大不是獲利的保證,市場的擁護才是。

在滴滴出現的初期,市場的注意力還在其新生、便捷上,缺點很容易被市場所寬容和忽略,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後,市場日漸成熟挑剔,昔日的缺點就會被放大,如果不加以改進提高,就會危機滴滴生存。

殺熟、騷擾都是滴滴存在的客觀問題,這其中尤其是滴滴司機的素質問題尤為致命。關係到客戶的生命安全,關係到滴滴的聲譽生存。客觀地說,傳統計程車司機也時有犯罪事件傳出,滴滴司機中的敗類也只是極少數,滴滴司機的犯罪率不一定就比傳統計程車高,但是滴滴和傳統計程車相比,因其網路性極易在網路上傳播發酵,形成輿論壓力,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聲譽的下降滴滴必須反思。網約是滴滴的優勢,同時也是滴滴的薄弱環節。滴滴在每次事件之後,都會迅速作出回應,並做出相應的整改,堵住漏洞,平息輿論,做到了一個企業應有的態度。作為滴滴和管理層,要知道市場不是無限寬容,也不會隨意拋棄,市場有市場的生存法則,生存還是毀滅,全在於滴滴自己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止 的精彩文章:

TAG: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