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一句口頭禪,後人沿用500年,卻總是被讀錯

朱元璋一句口頭禪,後人沿用500年,卻總是被讀錯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想必大家對於古時的聖旨也多有了解,影片中宣旨太監在宣讀聖旨的時候都會在最開頭加上一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幾個字又是來源於哪呢,我們日常說的又是否正確呢?

其實,每個朝代聖旨的開頭詞是不一致的,例如唐朝一般交由門下省負責審核頒發皇帝的詔令,因此「門下,天下之本」作為聖旨的開頭。很多影片中,聖旨的開頭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幾個字,顯然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如果這8個字出現在明朝以前的古裝片里,那麼就篡改了歷史,因為這八個字最早出現於明朝時期。不僅如此,「聖旨」這個詞是宋代才有的。在北宋以前,皇帝的指令通常稱「政」,「令」等。

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幾個字的來源,史料記載最早始於明朝時期。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三代赤貧出身,定都南京後京都更名應天府,最大宮殿稱為「奉天殿」,並自稱是「奉天法祖」 ,以顯示自己乃真龍天子。

光是這樣自稱可不夠,還要得到眾人的承認,而想要得到認可就要有理論依據,他為此親自撰寫了一篇名為《御制記夢》的文章,文章中形象生動地講述自己夢遊天宮的過程,他親眼見到了道教的最富有盛名被人們尊崇的三位神。自此朱元璋便在聖旨前加上了這個八個大字。

到了清朝也沿用了這幾個字,這幾個字在明清用了長達五百年之久。不過,在當時這八個字並不是現如今的讀法,正確的讀法應該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另外,聖旨代表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其製作材料也是上等的綾錦織品,兩端捲軸的位置刺有飛舞的銀色巨龍作為皇權的標誌,整體堪稱精美。在下達文書及冊封官爵的聖旨上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區別非常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扶蘇 的精彩文章:

最有才華的酒肉和尚,35歲突然暴斃,人們在床底找到原因
美軍投原子彈前這一做法已經仁至義盡,可惜日本不領情

TAG:扶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