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輛無人戰車能否在未來戰場上擔當重任?專家這樣回應

這輛無人戰車能否在未來戰場上擔當重任?專家這樣回應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唐芳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道稱,俄羅斯將正式向敘利亞戰場投入「天王星-9」無人戰車。

俄羅斯國防部此前證實,「天王星-9」無人戰車已經在敘利亞戰場進行了試驗。那麼,「天王星-9」無人戰車在敘利亞戰場的秘密試驗,主要檢測了哪些技戰術性能?未來戰場上的無人戰車能否擔當重任?

研製階段便上戰場「刷經驗」

「俄軍將『天王星-9』無人戰車送到敘利亞戰場進行試驗,可以推測出其執行的主要任務是在機場附近進行警戒和巡邏。」軍事科普作家俞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天王星-9」的30毫米2A72主炮特寫

俄羅斯在2015年出兵敘利亞後,開始把多種尚處於研髮狀態的武器裝備投入敘利亞戰場去「刷經驗」,目的在於快速拿出可用的武器裝備以適應局部戰場中的衝突,儘可能地提高作戰效果。以往應對大規模戰爭而研發的新型武器裝備部隊的時間周期長達五年至十多年。

俞碩表示,無人車不僅要有迅猛的火力,還要有一定的生存能力、靈活的機動力和大範圍的戰場感知能力。因此,「天王星-9」無人戰車在敘利亞進行的多項試驗,主要是驗證以上幾個方面的可靠性。

無人戰車的生存能力,就是要有一定的抗毀傷能力,至少不會因為被命中幾發槍彈就失去功能。然而要實現這個並不容易,其外置的攝像頭、激光雷達、通訊天線、觀瞄機構等在彈片、爆炸氣浪的影響下很容易故障或者損毀。

「天王星-9」無人戰車作為野戰無人車靈活機動力不強,尚不能也很難實現自主尋路,依靠後方指揮車中的人員通過目視或者視頻系統來遙控行進。當信號傳輸遲滯、突然障礙或者信號不暢,無人車的行進很難平順或很容易「掉坑」里。

「天王星-9」的武器系統操控台

標準的轉球+滑鼠搭配

戰場感知能力也非常棘手,「天王星-9」無人戰車最有效的探測手段是各種各樣的視頻設備,圖像演算法可以實現基本避障,但越野機動中仍需要後車人工干預,兩車間要有帶寬來傳輸用於駕駛的視頻流,還要完成戰場感知和武器瞄準。如果要大規模使用,需要大量投入保障通信網路的順暢。

戰鬥力脆弱的無人「敢死隊」

「天王星-9」無人戰車擁有俄軍現役無人戰車中最強的火力配置,主要用於保護人員,掩護他們從敵人的火力下撤出,還可以對抗包括敵軍步兵、坦克、裝甲車以及武裝直升機在內的各類目標。

俞碩也指出,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兵力不足,不能派太多士兵前往戰場,這時無人戰車可以發揮較大作用。比如,某高地據點被對方圍攻,有人車遭到壓制,此時派出幾輛防護能力較強、火力還很猛的無人車給部隊提供火力增援,可減少人員傷亡。

據報道,該型無人戰車堪比一輛輕型坦克,全重10噸,全車長5.12米,全寬2.53米,全高2.5米。該戰車搭載非常規級別的重火力,其主武器包括一門30毫米自動炮,一挺7.62毫米口徑通用機槍、4枚「突擊」反坦克導彈以及6枚「針」攜帶型防空導彈。

「天王星-9」使用30毫米自動炮射擊

不過,俞碩表示,「天王星-9」無人戰車執行真正的戰場行動有風險,實戰能力還較差,目前僅達到能用的程度。「現在不說打仗,它的目標識別越野障礙和駕駛能力就有問題。」

首先是速度太慢,其越野時速只有6公里,而且做不到自主駕駛或自主操控,因而無法單獨執行任務,執行任務前必須要準備一輛有人遙控指揮車跟在後面遙控其前行。5米多的長度好似一輛小汽車,越野中碰到稍大的坑就過不去。火力方面,「天王星-9」無人戰車搭載火炮雖能夠保證精度和有效射程,但10噸的無人平台畢竟太小,可搭載的火炮和導彈有限。

防護方面,一發反坦克導彈或者大口徑火箭筒就可以「招呼」它,如果去掉防護,一挺機槍或一發機槍彈就可以把它打爆。一旦上戰場,戰損無法避免。俞碩認為,「天王星-9」無人戰車屬於戰術層面的裝備,沒有壓倒性優勢,主要任務還是警戒空軍基地,在固定路線巡邏,或者擔任無人值守的遙控武器平台。

無人戰車暫時外強中乾

有人預測,未來地面武器裝備趨勢是無人戰車。俞碩認為,他們低估了無人車的難度。「無人戰車比無人飛機難得多,比如無人機在空中較少考慮規避障礙的問題,無人車在越野時但凡有一塊石頭無法判斷是何物,都不敢讓車開過去,更別提實際作戰。」他說。

「破碎機」無人戰車

儘管如此,美國在無人戰車發展方面依舊傲視群雄。比如用於偵察和支援的「破碎機」無人戰車,時速達97公里,可穿越沼澤、叢林、雪原等複雜地帶的「粗鋸齒」無人戰車,善於越障和城市作戰的ARPA無人戰車。

「粗齒鋸」無人戰車

此外,世界上第一架結合越野車和使用六旋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駕駛機「黑騎士變形金剛」已完成試航,美軍未來將可用它來進行偏遠地區的醫療補給和貨物供應。

「美國無人戰車多是作為前沿偵察或者觀測平台,其次才是武器平台,主要用途是最大化地提高有人車的作戰效果。這也是美國人發展無人車的基本方向。」俞碩說,俄美髮展無人平台的根本思路是一樣的,但俄羅斯還想解決城市戰或者局部戰場兵源不足的問題,遇到危險時使用無人平台減少人員傷亡和損失。

目前俄羅斯已經發展了11種無人戰車,其中比較成熟的有800公斤的「平台」M、7噸的BAS-01G BM「戰友」、10噸的「天王星-9」和15噸的「旋風」無人戰鬥平台。不過,雖然這些戰車外形非常勇猛,但問題也不少。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實習生張聰然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不要「廢庫」「死庫」!擁有最大基數的中國生物樣本庫,如何「活」起來?
中國最神秘的帝王墓,至今仍不發掘為哪般?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