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形如短狐的上古怪獸,含沙射人,影子被射中者就會生瘡而死

形如短狐的上古怪獸,含沙射人,影子被射中者就會生瘡而死

在中國文化里有一個成語——含沙射影。說的是一種水怪口中含著沙子,射向人的影子,如果被擊中,很快就會病死。這種含沙射人的怪獸,名字就叫做蜮。

關於蜮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古書《山海經》里,《大荒南經》:「有蜮山者。」蜮又叫射蜮,是一種害人不淺的水怪,常常匿藏在水中,含沙以射擊人畜。凡中者,要麼病,要麼死。

晉代學者郭璞在對《山海經》的注釋中補充說,蜮,就是短狐,形似鱉魚,含沙射人,中之則病死。蜮山之所出,故以之名。《說文解字》中也與此說法相當:「蜮,三足似鱉,以氣射害人。」

《詩經》中有「為鬼為蜮,則不可得」的句子,意在描述蜮神出鬼沒,出入無蹤,很難捕捉。也正是因為它在暗,人在明,所以非常危險。《五行志》曰:「蜮在水旁,能射人,所中之處,甚者至死,南方都叫它短狐。」

晉代張華在《博物志·異蟲》中記述:「江南山溪之中,有水射工蟲,屬於甲級蟲類,長一到二寸,口中有弩形的舌頭,用氣體以射人影,隨射中的地方就地發瘡,不治則殺人。」所以蜮又被稱為「水工」或者「射工」、「射蜮」。

《玄中記》記載,蜮身長三四寸,以蟾蜍、鴛鴦等水生動物為食,亦傷人。《山海經》中有蜮民,專門獵殺蜮這種水中怪物作為自己的食物。《山海經·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蜮山者,有蜮民國,以桑為姓,食黍,射蜮是食。」

現代漢語中又用「含沙射影」比喻那些陰險的小人,絕大多數人也已經不知道它本來的意思,原來跟一種上古時期傷人的水怪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符號帝國 的精彩文章:

徐福東渡有沒有找到不死葯?日本人為何要尊他為「神武天皇」?
上古時期的夜遊神,是個十六人連體的怪物,挽著手臂在夜間大呼

TAG:符號帝國 |